37、考核無形資產勝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利公司”)有關新產品開發資料如下:
(1)2007年年初,勝利公司董事會決定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投入3000萬元研究開發生產甲產品的新技術。1月份課題小組成立,在研究階段,課題組對該新產品中涉及的材料、設備、生產工藝以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許多創新性成果,為此發生了2000萬元相關研究費用,包括人員工資和相關福利費300萬元,設備折舊費200萬元,材料試劑費600萬元;支付外部協作費800萬元,支付零星雜費100萬元。研究階段結束后于6月末轉入開發階段。
(2)2007年7月,課題小組轉入開發研究,發生研發人員人工費用230萬元、材料費70萬元、相關設備折舊費500萬元,支付外部協作費200萬元。
(3)2008年1月,經專家鑒定,新產品開發成功,達到預想效果;經申請專利取得成功。
(4)該專利權專門用于生產甲產品,該專利有效年限15年,預計能帶來經濟利益5年,預計殘值為0。勝利公司因無法可靠確定與該專有技術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采用直線法攤銷。
(5)2010年年末,由于其他新技術的運用,該專利出現減值的跡象,后2年使用該專利預計未來現金流量分別為190萬元和180萬元;無法預計出售凈額。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將折現率選定為8%。
要求:
(1)對勝利公司2007年研制新產品的研究階段進行賬務處理。
(2)對勝利公司2007年研制新產品的開發階段進行賬務處理。
(3)對勝利公司將開發成本轉為無形資產進行賬務處理。
(4)對勝利公司2008年攤銷無形資產進行處理。
(5)計算該無形資產2010年應計提的減值準備,并進行賬務處理。
(6)計算2011、2012年攤銷額,并進行賬務處理。
五、簡答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6分,第2小題17分,共33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編制的會計分錄,除題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寫出一級科目)
38、考核合并報表編制東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風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增值稅率17%。2007年1月1日,東風公司以2300萬元購入乙股份有限公司(與東風公司不屬于同一企業集團,下稱乙公司)70%的股權(不考慮相關稅費)。購入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其中股本為10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0萬元。東風公司對購入的乙公司股權作為長期投資。東風公司和乙公司均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07年至2008年東風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如下:
(1)2007年6月30日,東風公司以688萬元的價格從乙公司購入一臺管理用設備;該設備于當日收到并投入使用。該設備在乙公司的原價為7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已使用2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已計提折舊14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東風公司預計該設備尚可使用8年,預計凈殘值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2007年,東風公司向乙公司銷售A產品100臺,每臺售價5萬元,價款已收存銀行。A產品每臺成本3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7年,乙公司從東風公司購入的A產品對外售出40臺,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貨。
2007年末,乙公司進行存貨檢查時發現,因市價下跌,庫存A產品的可變現凈值下降至280萬元。乙公司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在結轉銷售成本時結轉。
2007年度,乙公司實現凈利潤300萬元。
(2)2008年,東風公司向乙公司銷售B產品50臺,每臺售價8萬元,價款已收存銀行。B產品每臺成本6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8年,乙公司對外售出A產品30臺,B產品40臺,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貨。
2008年末,乙公司進行存貨檢查時發現,因市價持續下跌,庫存A產品和B產品可變現凈值分別下降至100萬元和40萬元。
2008年度,乙公司實現凈利潤320萬元。
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1)除乙公司外,東風公司沒有其他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
(2)東風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的產品銷售價格均為不含增值稅額的公允價格;
(3)東風公司與乙公司之間未發生除上述內部存貨交易和固定資產交易之外的內部交易;
(4)乙公司除實現凈利潤外,無影響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交易或事項;
(5)以上交易或事項均具有重大影響;
(6)在企業合并日,假定乙公司的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差異不大。
要求:
(1)編制2007年將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的調整分錄。
(2)編制2007年東風公司合并抵銷分錄。
(3)編制2008年將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的調整分錄。
(4)編制2008年東風公司合并抵銷分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