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解析 |
三、判斷題
1.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guī)定核算。 ( )
2.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 )
3.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合并方以發(fā)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應按發(fā)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fā)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 )
4.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取得股權最終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的,個別報表中應當以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與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之和,作為該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 )
5.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購買方作為合并對價發(fā)行的權益性證券或債務性證券的交易費用,應當計入權益性證券或債務性證券的初始確認金額。 ( )
6.以發(fā)行權益性證券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為發(fā)行權益性證券支付的手續(xù)費、傭金等應計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 )
7.除企業(yè)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若無投資者投入的,一定按照投資合同或協(xié)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 )
8.投資企業(yè)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后續(xù)計量應采用成本法。 ( )
9.甲公司于2013年4月10日取得乙公司10%的股權,對乙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乙公司的股份在活躍的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則甲公司對該項投資應確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 )
10.在確定能否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應當考慮投資企業(yè)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當期及未來期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及未來期間可執(zhí)行的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的影響。 ( )
11.在權益法下,當被投資企業(yè)發(fā)生虧損時, 投資企業(yè)一般不做賬務處理;當被投資企業(yè)發(fā)生盈利時,投資企業(yè)應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并確認為投資收益。 ( )
12.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投資企業(yè)按持股比例計算應分得的部分,一般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 )
13.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投資企業(yè)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yè)不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 ( )
14.追加投資導致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為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對于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小于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先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 )
15.企業(yè)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出售價款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而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處置該項投資時應當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部分按相應比例轉入營業(yè)外收支。 ( )
16.通過控制的資產獲取收益是共同控制資產的顯著特征。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