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判斷題
1.
【答案】×
【解析】企業(yè)應根據(jù)企業(yè)的不同類型,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以及不同階段的戰(zhàn)略目標取向等因素,對不同財務管理體制及其權利的層次結構作出相應的選擇與安排,因此,企業(yè)的財務管理體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2.
【答案】√
【解析】由投資組合期望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可知。
3.
【答案】√
【解析】材料采購有賒購、現(xiàn)購問題,但工資不應拖欠,如果計提的福利費用全部支用的話,就無須再預計現(xiàn)金支出。
4.
【答案】√
【解析】例行性保護條款作為例行常規(guī),在大多數(shù)借款合同中都會出現(xiàn)。主要包括:(1)要求定期向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提交財務報表;(2)不準在正常情況下出售較多的非產成品存貨,以保持企業(yè)正常生產經營能力;(3)如期清償應繳納稅金和其他到期債務,以防被罰款而造成不必要的現(xiàn)金流失;(4)不準以資產作其他承諾的擔保或抵押;(5)不準貼現(xiàn)應收票據(jù)或出售應收賬款,以避免或有負債等。
5.
【答案】√
【解析】權益乘數(shù)=資產/所有者權益=2,所有者權益=資產/2=50/2=25萬元;
負債=資產-所有者權益=50-25=25萬元;
利息=負債×利息率=25×8%=2萬元;
稅前利潤=凈利潤/(1-所得稅率)=7.5/(1-25%)=10萬元;
邊際貢獻=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固定成本+=10+2+8=20萬元;
總杠桿系數(shù)=邊際貢獻/稅前利潤=20/10=2。
6.
【答案】√
【解析】采用加速折舊法時,前若干年計提的折舊多,利潤少,上繳的所得稅少,所得稅后的現(xiàn)金流量大,后若干年正好相反,但因前若干年的現(xiàn)金流量折現(xiàn)成的現(xiàn)值比較大,因此計算出來的凈現(xiàn)值也比較大。
7.
【答案】×
【解析】企業(yè)持有產成品存貨除了為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還有其它目標,比如有利于銷售;另外,為了維持均衡生產,降低產品成本,也需要持有產成品存貨。
8.
【答案】×
【解析】順序法指按事先規(guī)定的品種順序,依次用各種產品的邊際貢獻補償整個企業(yè)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產品的邊際貢獻補償完畢為止,從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方法。樂觀的排序:是按照各種產品的邊際貢獻率由高到低排列,邊際貢獻率高的產品先銷售、先補償,邊際貢獻率高的產品后銷售、后補償。
9.
【答案】√
【解析】股票分割會使每股市價降低,買賣該股票所需資金減少,從而可以促進股票的流通和交易。所以,本題的說法是正確的。
10.
【答案】×
【解析】銷售現(xiàn)金比率是指企業(yè)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凈額與企業(yè)銷售額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銷售現(xiàn)金比率=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凈額/銷售收入。
四、計算分析題
【答案】
該企業(yè)2016年A產品變動成本總額=總成本-固定成本=3000-600=2400(萬元)
該企業(yè)2017年A產品變動成本率=該企業(yè)2016年A產品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2400/4000×100%=60%
項目 |
甲方案 |
乙方案 |
銷售收入 |
5000 |
5400 |
變動成本 |
5000×60%=3000 |
5400×60%=3240 |
信用成本前收益 |
2000 |
2160 |
信用成本: |
|
|
應收賬款收賬天數(shù) |
45 |
10×30%+20×20%+90×50%=52 |
應收賬款應計利息 |
(5000×45)/360×60%×8%=30 |
(5400×52)/360×60%×8%=37.44 |
壞賬成本 |
5000×2%=100 |
5400×50%×4%=108 |
收賬費用 |
20 |
50 |
現(xiàn)金折扣 |
0 |
5400×30%×2%+5400×20%×1%=43.2 |
信用成本小計 |
150 |
238.64 |
信用成本后收益 |
2000-150=1850 |
2160-238.64=1921.36 |
因為乙方案與甲方案相比信用成本后收益較高,所以企業(yè)應選用乙方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