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招運用大概率事件
做判斷題的任務是指出它的正確或錯誤,因此即使你不會,你也有50%猜對機會。但考官不給你這個機會:如果你判斷失誤,倒扣分!因此你必須慎重,不要作無謂的犧牲。但我實在不會,又想得點高分,有沒有技巧呢?有!統計表明,在一份標準化的試卷中,判斷題正確答案為“×”的占60~80%,也就是說,一份有10道判斷題的試卷,如果你已經將其中的6、7道題畫上了“×”,則余下的你沒有把握的題你就畫“√”吧;反之,如果在前面已作的題中,已經有3道題畫了“√”,余下的你就最好畫上“×”。這就是“運用大概率事件”!怎么樣,試試吧!
第七招分清絕對和相對概念
判斷題通常不是以問題出現,而是以陳述句出現,要求考生判斷一條事實的準確性,或判斷兩條或兩條以上的事實、事件和概念之間關系的正確性。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確或錯誤。要構思一個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命題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說某道命題正確時,它必須都是正確的。因此,判斷題中常常會有絕對概念或相對概念的詞,表示絕對概念的詞有“總是”、“決不”等,表示相對概念的詞有“通常”、“一般來說”、“多數情況下”等。了解這一點,將為你確定正確答案提供幫助。
判斷題中含有絕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錯的,如“存貨周轉率越高、表示存貨管理的業績越好。”統計表明,大部分帶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對”的可能性小于“錯”的可能性。當你對含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沒有把握作出判斷時,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來證明它是正確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錯”就是最佳的選擇答案。
判斷題中含有相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對的。如“普遍認為,建立我國統一的會計準則,是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簡單算術平均數是加權算術平均數在權數相等情況下的一種特例。”:“固定成本只是在相關范圍內保持其成本習性。”等等都屬于相對概念。
第八招仔細分析判斷題
只要判斷題中有一處錯,該題就全錯。其道理很簡單,謂看下面這個命題:雖然《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以下簡稱《企業法》規定廠長有權“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業中層行政領導干部”、但同時又規定“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國營企業單位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不能由廠長任免。
本題包含三個問題:《企業法》是否規定廠長有“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業中層行政領導干部”的權力,《企業法》中是否有“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段話:國營企業事業單位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是否屬于“法律規定除外”之列。如果這三個問題中有一個是錯的,那么整個命題就是錯的。本題答案應該是“錯”,錯就錯在第三個問題。
相關推薦:名師點評2008年審計試卷 解讀2009注會考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