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分明的處理學習與休息的關系
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學習:我這一天就是復習功課,然后,從早晨開始就好像在復習功課,書一直在手邊,但是效率很低,同時一會兒干干這個,一會兒干干那個。十二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休息也沒有休息好,玩也沒玩好,學習也沒有什么成效;蛘撸阋淮笤绲焦珗@背法規,坐了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散散漫漫,說念也念了,說不念也跟沒念差不多,沒有記住多少東西。這叫學習和休息、勞和逸的節奏不分明。正確的態度是要分明。那就是我從現在開始,集中一小時的精力,比如背誦這章的法規,看我能不能背誦下來。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嘗試著一定把這些法規記下來。學習完了,再休息,再玩耍。當需要再次進入學習的時候,又能高度集中注意力。這叫張弛有道。一定要訓練這個能力。永遠不要熬時間,永遠不要折磨自己。一定要善于在短時間內一下把注意力集中,高效率地學習。要這樣訓練自己:安靜的時候,像一棵樹;行動的時候,像閃電雷霆;休息的時候,流水一樣散漫;學習的時候,卻像軍事上實施進攻一樣集中優勢兵力。這樣的訓練才能使自己越來越具備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清理大腦
收拾書桌是為了用視野中的清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么,你同時也可以清理自己的大腦。你經常收拾書桌,慢慢就會有一個形象的類比,覺得自己的大腦也像一個書桌一樣。 大腦是一個屏幕,那里面也堆放著很多東西,一上來,將在自己心頭此時此刻浮光掠影活動的各種無關的情緒、思緒和信息收掉,在大腦中就留下你現在要進行的科目,就像收拾你的桌子一樣。
這樣的訓練今天開始就要做,它并不困難。當你將思想中的所有雜念都去除的時候,一瞬間你就進入了專一的主題,你的大腦就充分調動起來,你才有才智,你才有發明,你才有創造,你才有觀察的能力、記憶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如果不是這樣,你坐在那里,十分鐘之內腦袋瓜里還是車水馬龍,還是風馬牛不相及,還是天南海北,那么這十分鐘是被浪費掉的。再有十分鐘,不是車水馬龍了,但依然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又十分鐘過去了。到最后學習開始了,難免三心二意,效率很低。這種狀態我們以后不能再要了,要善于迅速進入自己專心的主題。
不在難點上停留
大家都會意識到,我們理解的事物、有興趣的事物,當我們去探究它、觀察它時,就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比如說我喜歡經濟法,法律課就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為我理解,又比較有興趣。反之,因為我不太喜歡財管,缺乏興趣,對老師講的課又缺乏足夠的理解,就有可能注意力分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有了正反兩個方面的對策。正的對策是,我們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利用自己的興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對那些自己還缺乏理解、缺乏興趣的事物,當我們必須研究它、學習它時,這就是一個特別艱難的訓練了。
首先,聽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出現任何不理解的環節,你不要在這個環節上停留。這一點不懂,沒關系,接著聽老師往下講課。你在研究一個事物的時候,這個問題你不太理解,不要緊,你接著往下研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這個點不太理解,你做了努力還不太理解,沒關系,放下來,接著往下閱讀。千萬不要被前幾頁的難點擋住,對整本書望而止步。實際上,在你往下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后邊大部分內容你都能理解。前邊這幾頁你所謂不理解的東西,你慢慢也會理解。
如果你對這些內容還缺乏興趣,而你有必要去研究它和學習它,那么,你就要這樣想,興趣是在學習、掌握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的。
相關推薦:2009年會計職稱沖刺:考前八大問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