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期貨又稱外匯期貨,它是以匯率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用來回避匯率風險。
本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使固定匯率體制被浮動匯率體制所取代,主要西方國家的貨幣紛紛與美元脫鉤,匯率波動頻繁,市場風險加大。同時經濟的全球化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面臨匯率波動的風險,市場迫切需要規避這種風險的工具,貨幣期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
最早的有形貨幣期貨市場是成立于1972年5月的國際貨幣市場(International Monetary Market),簡稱IMM,它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一個分支。開始,中要交易品種是六種國際貨幣的期貨合約,即美元、英鎊、加拿大元、德國馬克、日元、瑞上法郎,后義增加了上述貨幣的期權交易。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是另一家重要的貨幣交易所,它成立丁1982年,主要交易品種有英鎊、瑞上法郎、德國馬克、日元、美元的期貨合約及期權。此后,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等國又陸續成立了多家貨幣期貨交易所。開展貨幣期貨交易,但仍以芝加哥、倫敦兩家交易所的交易量最大。
貨幣期貨交易與遠期外匯交易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市場參與者不同。遠期外匯交易的參與者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及跨國公司等大企業,貨幣期貨交易則以其靈活的方式為各種各樣的企業提供了規避風險的管理工具。②流動性不同。遠期外匯交易由于參與者在數量上的局限性,一般而言合約的流動性較低,貨幣期貨交易則由上參與者眾多,且有大量的投機者和套利者,流動性較好。③交易手段不同。遠朗外匯交易的市場是無形的,足由金融機構與其客戶用各種通訊手段構建的,貨幣期貨大易則是在專門的交易所中進行的,是有形市場交易。④合約的標準化程度不同。遠期外匯交易的合約內容是由金融機構與客戶根據其要求協商而定的,貨幣期貨交易的臺約則是標準化的合約,交易品種單位、變化幅度、漲跌停板、交割時間等項目都是事先確定的。⑤信用風險不同。遠期外匯交易雙方的交易主要建立在對方信用的基礎上,相對而言風階較大,貨幣期貨交易由交易所或結算機構做擔保,風險由交易所承擔。③履約方式不同。遠期外匯交易的履約主要是外匯的全額現金交收,貨幣期貨交易則大多采取對沖方式了結交易,一小部分采取現金交割方式。
相關推薦:2010年期貨從業重點概念:股指期貨基礎知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