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投資分析方法及其有效性
一、信息與期貨投資分析的關系
無論哪種期貨投資分析方法,在分析和預測價格時一般都是從分析影響價格變化的信息因素開始,信息是價格分析和預測的基礎。價格預測與信息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預測一般都是建立在信息基礎上的。
信息層次的關系如圖1—4所示:
二、隨機游走理論的觀點及其修正
1.隨機游走理論的觀點
價格隨機游走是研究價格走勢的重要理論之一。學術界通過對大量的歷史期貨價格進行研究后發現,按時間序列度量的價格變動具有“高度的隨機性”,換言之,期貨的每個價位,都是獨立出現的個體,與過去并無任何關聯。
2.對隨機游走理論的修正
對于隨機游走理論的觀點,有些學術界人士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價格變化中有些成分是可以預測的,并且在時間上具有自回歸性,有些成分是隨機的、不可預測的,在時間上獨立或者呈現很弱的序列相關性。還有些市場人士認為,無論什么理論解釋,都不能否認價格變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預測性。
三、有效市場假說的觀點
1.有效市場假說
有效市場,是指市場價格可以充分地并且迅捷地反映所有有關信息的市場狀況。
有效市場的前提包括:(1)投資者數目眾多,投資者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2)任何與期貨投資相關的信息都以隨機方式進入市場;(3)投資者對新的信息的反應和調整可迅速完成。
有效市場的結果是:當前的價格已經反映了所有過去的信息,所以,憑借公開信息來獲取超額收益率的努力是不會產生效果的。
2.有效市場假說的三種形式
法瑪(Fama)根據投資者可以獲得的信息種類以及價格對這些信息的反應將有效市場分成三個層次:
(1)弱式有效市場。弱式有效市場中的信息,即指市場信息。如果弱式有效市場假設成立,則技術分析法無效。
(2)半強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的信息,即指所有的公開可獲得的公共信息。如果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設成立,則不僅技術面分析方法無效,連基本面分析方法也是無效的。
(3)強式有效市場。強式有效市場中的信息,即指全部信息。如果強式有效市場假設成立,則不僅技術面分析方法與基本面分析方法都無效,甚至連內幕信息的利用者也不能獲得超額收益。
3.有效市場假說的檢驗及其爭論
學術界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有效性進行了大量的實證檢驗,從檢驗結果來看,迄今為止的基本結論是很多金融品種的檢驗支持弱式有效市場,對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設的檢驗存在
分歧,幾乎沒有哪個金融品種的檢驗支持強式有效市場假設,并且分歧較大。
四、基本面分析的有效性與市場有效性
1.基本面分析的定義
基本面分析是指期貨分析人士根據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等基本原理,對影響期貨品種供求關系的基本要素以及相關市場因素等進行分析,從“供求關系決定價格”這一基本原則出發,結合現貨價格水平和其他相關期貨合約的比價關系,評估期貨價格的合理性,并提出相應投資建議的一種分析方法。
2.基本面分析的數據性質
分析基本面情況所需的數據來自期貨市場之外的現貨市場和宏觀環境。
3.基本面分析的邏輯
基本面分析隱含的前提是:當前的期貨定價不一定合理,當期貨價格高估時,可以賣出期貨;反之,當期貨價格低估時,可以買進期貨。
4.基本面分析的優點
基本面分析的優點是結論明確、可靠性高、指導性強。
5.基本面分析的缺陷
基本面分析的缺點是很難判斷期貨價格是否合理。
首先,基本面分析必須考慮供求關系中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受到的諸多影響因素,但是現實中,人的知識有限、精力有限、信息渠道有限,很難面面俱到。
其次,數據的統計和整理難免延時滯后或者誤差失真,直接影響基本面分析的時效性和正確性。
再次,如何判斷和把握期貨價格在行情底部和頂部之間運行時所處的不同階段及其對應的基本面狀況,是一道難題。
最后,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不僅有些因素是無法量化的,有些甚至是無法預料的。
6.基本面分析的使用者
現貨商比較熟悉基本面情況,因而比較習慣使用基本面分析方法。另外,大機構投資者也比較熱衷于基本面分析方法。
五、技術面分析的有效性與市場有效性
1.技術面分析的定義
技術面分析是僅從期貨市場自身的公開信息和市場行為來分析期貨價格并預測未來變化趨勢的方法。
2.技術面分析的數據性質
技術面分析只關心期貨市場中的數據,這些數據是價格、成交量和持倉量。
3.技術面分析的邏輯
技術面分析認為歷史會重演。
4.技術面分析的優點
技術面分析不用收集資料、具有客觀性。
5.技術面分析的缺陷
技術面分析不具備嚴格的科學特征,帶有明顯的經驗性和主觀性。
6.技術面分析的使用者
應用技術分析方法的交易者很多,應用效果卻因人而異,絕大多數都是盲目照搬,沒有注意不同方法的適用性問題,難免效果欠佳。
六、行為金融學等其他流派的觀點和檢驗
有效市場假說認為金融市場中的價格包含了一切信息,因而在任何時間的證券或期貨 價格均可以看做價值的最優估計。這個說法實際上隱含著兩個假設前提:一是投資者的投 資行為模式是沒有偏差的,二是投資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行為金融學根據對實際情況的分析,認為投資主體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會經常出現違 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情況。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中的參與者不是完全理性的,他們只是準 理性人或者有限理性人,他們在進行風險決策時往往包含一些系統性誤差,這些誤差在有 些情況下,會成為影響全局的錯誤。
很多研究人員對金融市場的現場數據進行了實證檢驗,發現了很多違背完全理性假設 的市場異常現象,如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處置效應、分離效應等。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