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交易模式的發展——期貨到期權
1982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20世紀80年代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期貨交易主要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于為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
三.期貨市場的規模擴張和全球區域分布(簡單看)
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三足鼎立。金融類占91%
前三名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韓國交易所KRX、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
期貨市場與其他衍生品市場
一、衍生品概念和分類
衍生品概念:從基礎資產的交易(商品、股票、債券、外匯、股指等)衍生而來的一種新的交易方式。期貨交易就是衍生品交易的一種重要類型。
分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規模大,大多是銀行、機構和基金之間的交易):
衍生品的市場分類:遠期、期貨、期權、互換
遠期合約——在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確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某商品的協議。遠期外匯合約非常受歡迎。
期貨合約——在將來某一確定時間按照確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某商品的標準化協議。
期權——是一種權利,一種能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以特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看漲期權、看跌期權。
互換——一方與另一方進行交易的協議,能依據參與者的特殊需要靈活商定合約條款。利率互換和外匯互換。主要有利率互換、外匯互換。
期貨合約和場內交易的期權合約非常類似;遠期和互換合約主要在場外交易。
期貨市場在衍生品中交易比重不是最大,但期貨市場發揮著其它衍生品市場無法替代的作用:
1、 期貨市場價格發現的效率較高,期貨價格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價格發現不是其特有的,但因期貨市場特有的機制使其價格發現有特殊的優勢:公開集中競價機制、賣空買空機制和雙向交易、保證金制度、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等。
2、 期貨市場轉移風險效果高于遠期和互換等衍生品市場。
3、 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水平高,可以較低成本實現轉移風險或獲取收益的目的。
4、 大宗基礎原料國際貿易定價采取“期貨價格+升貼水”
因此期貨交易在衍生品交易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其它衍生品定價往往參照期貨價格進行。其它衍生品市場在轉移風險時,往往要和期貨交易配套運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