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投資銀行業務
投資銀行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但是當時投資銀行業僅僅作為商業銀行的一個業務部門被包含在銀行業的范疇之中,銀行業的含義比今天要寬泛得多。當然,在19世紀,投資銀行業務并沒有占據主導地位,大多數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只是給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而且由于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證券市場風險太大,不是銀行投放資金的適宜場所,因此對銀行從事證券市場業務有所限制。美國1864年的《國民銀行法》就嚴厲禁止國民銀行從事證券市場活動,只有那些私人銀行可以通過吸收儲戶存款,然后在證券市場上開展承銷或投資活動。可以認為,這些私人銀行就是投資銀行的雛形。盡管國民銀行和私人銀行都被稱為銀行,但在業務上,私人銀行一開始就兼營商業銀行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可見,在現代意義的投資銀行誕生以前,證券市場業務包含在規模龐大的銀行業務之中,由特定授權機構經營,可被視為投資銀行業及其“混業”經營模式的萌芽形態;投資銀行業的真正發展是在20世紀30年代前后。
(一)投資銀行業的初期繁榮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些大銀行就已開始著于為戰爭的結束做準備。戰后,大量公司也開始擴充資本,投資銀行業從此開啟了其真正意義上的、連貫發展的序幕。雖然有1864年《國民銀行法》禁止商業銀行從事證券承銷與銷售等業務,但美國商業銀行想方設法繞過相關的法律規定,仍然可以通過控股的證券公司將資金投放到證券市場上。美國的j、p、摩根、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庫恩洛布公司都是私人銀行與證券公司的混合體,1927年的《麥克法頓法》則干脆取消了禁止商業銀行承銷股票的規定。這樣,在20世紀20年代,銀行業的兩個領域終于重合了,同時,美國進入了產業結構調整期,新行業的出現與新興企業的崛起成為保持經濟繁榮的支撐力量。由于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成本低、期限長,導致公司的融資途徑發生了變化,新興企業在擴充資本時減少了對商業銀行貸款的依賴,這使美國的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由于證券市場業務與銀行傳統業務的結合,以及美國經濟的繁榮,投資銀行業的繁榮也真正開始了。這一時期投資銀行業的主要特點是:以證券承銷與分銷為主要業務,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混業經營;債券市場取得了重大發展,公司債券成為投資熱點,同時股票市場引人注目。銀行業的強勢人物影響巨大,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混業的發展。
(二)20世紀30年代確立分業經營框架
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發生大崩盤,引發金融危機,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在大蕭條期間,美國11000家銀行倒閉,占銀行總數的1/3,嚴重損害了存款者的利益,企業也由于借不到貸款而大量破產。對大蕭條的成因,事后調查研究認為,商業銀行、證券業、保險業在機構、資金操作上的混合是大蕭條產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商業銀行將存款大量貸放到股票市場導致了股市泡沫,混業經營模式成為罪魁禍首。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為避免類似金融危機的再次發生,證券業必須從銀行業中分離出來。在此背景下,以《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為標志,美國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其中,1933年通過的《證券法》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對一級市場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嚴格規定了證券發行人和承銷商的信息披露義務,以及虛假陳述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并要求金融機構在證券業務與存貸業務之間做出選擇,從法律上規定了分業經營;1934年通過的《證券交易法》不僅對一級市場進行了規范,而且對交易商也產生了影響;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取代了聯邦貿易委員會,成為證券監管機構。而1937年成立的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則加強了對場外經紀人和證券商的管理,并對會員制定了業務標準。這些法案的通過使投資銀行業與商業銀行在業務上嚴格分離,逐步形成了分割金融市場的金融分業經營制度框架,奠定了美國投資銀行業的基礎,并對其他國家銀行業的管理模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在30年代的大多數年份,新證券的發行非常少,主要業務是為以前發行的債券換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則是由政府主導證券市場的發展,國庫券成為投資熱點。
(三)分業經營下投資銀行業的業務發展
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金融業及其面臨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工商業以發行債券、股票等方式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的規模明顯增長,資本市場迅速發展,資本商品也日新月異,交易商、經紀人、咨詢機構等不斷增加,保險業與投資基金相繼進入這個市場,資本市場在美國金融業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由于銀行儲蓄利率長期低于市場利率,而證券市場則為經營者和投資者提供了巨額回報,共同基金的興起吸收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儲蓄資金,甚至證券公司也開辦了現金管理賬戶為客戶管理存款,這使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萎縮,出現了所謂的脫媒現象;技術進步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加復雜的衍生金融交易可以使用電腦程序安排;歐洲市場兼容型的金融業務使其競爭力更強。
20世紀60年代,獲得較大發展的是市政債券以及互助基金的銷售;進入70年代以后,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轉向債務市場籌集資金,同時金融創新與金融自由化的序幕也被拉開,新產品層出不窮;到了80年代,公司債券的發展與金融品種的創新活動達到高峰。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垃圾債券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面對這種變化,美國商業銀行越來越覺得有必要繞過分業經營的制度框架,銀行控股公司也就應運而生并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繞過監管,從事包銷證券、代理保險、房地產經紀管理咨詢的有效途徑。但是,美國《證券法》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仍然是美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壁壘。為此,1986年美聯儲通過了一項允許部分美國銀行提供有限投資銀行業務的政策,放松了對銀行控股公司和其證券公司的監管;1989年美聯儲甚至批準j、p、摩根公司重返證券業,此后許多大商業銀行也紛紛設立了證券機構;1997-1998年,美國國會取消了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互相收購的限制,允許其進入非金融業;對銀行在經營保險業方面也有類似放松。可以認為,80年代以來,美國金融業開始逐漸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過渡。
(四)20世紀末期以來投資銀行業的混業經營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加拿大、西歐等國相繼經歷了金融大爆炸,銀行幾乎可以毫無限制地開展投資銀行業務,這也是美國放松金融管制的外在原因。在內外因素的沖擊下,到了20世紀末期,1933年《證券法》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等制約金融業自由化的法律體系已經名存實亡。作為持續了20余年的金融現代化爭論的結論,1999年11月《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先后經美國國會通過和總統批準,成為美國金融業經營和管理的一項基本性法律。《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對美國60年代以來的有關金融監管、金融業務的法律規范進行了突破性的修改,標志著現代金融法律理念已經由最早的規范金融交易行為發展到強調對風險的管理和防范之后,再深入到放松金融管制、以法律制度促進金融業的跨業經營和競爭。《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對投資銀行的影響在于,該法律在名稱上不提銀行,而提金融服務,金融服務當然可以包括銀行的傳統業務,如存貸款活動,但已經超過了這個范圍。進行這樣的改動,意味著要涵蓋銀行業和非銀行業的全部金融活動。該法案對金融性質的活動及其附屬活動的內容列舉很廣,足以容納現今金融市場上全部的金融活動。既然對金融性質的活動進行了新的界定,原來的銀行控股公司實際上就轉變成金融控股公司,而以這種新的身份進入各種金融市場就有了法律依據。《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意味著20世紀影響全球各國金融業的分業經營制度框架的終結,并標志著美國乃至全球金融業真正進入了金融自由化和混業經營的新時代。
(五)美國金融風暴對投資銀行業務模式的影響
2008年美國由于次貸危機而引發的連鎖反應導致了罕見的金融風暴,在此次金融風暴中,美國著名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崩潰,其原因主要在于風險控制失誤和激勵約束機制的弊端。
美國監管機構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原投資銀行模式過于依靠貨幣市場為投資銀行提供資金,尤其是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之后,對于投資銀行的借貸就變得日益困難。如果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原投資銀行機構就將獲準開展儲戶存款業務,這可能是一種更為穩定的資金來源。為了防范華爾街危機波及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批準了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從投資銀行轉型為傳統的銀行控股公司。銀行控股公司可以接受零售客戶的存款,成為銀行控股公司將有助于兩家公司重構自己的資產和資本結構。
幾十年來人們所熟知的華爾街模式發生了重大轉變,華爾街大型投資銀行將不再只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而將處于美國銀行監管機構的嚴密監督之下,它們需要滿足新的資本要求,接受額外的監管,財務杠桿比率也會不如從前。如今,幾乎所有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的母公司也都將處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等機構的監管之下。
但是,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的那些投資銀行以后如果都加強吸收儲蓄,努力讓自己成為強大的商業銀行,那么,原本那些已經很龐大的商業零售銀行也會通過發展和收購投資銀行類業務,出現更加做大的傾向,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合并將催生出過于龐大的金融巨頭。在這種模式之中,投資銀行業務與原本的商業銀行業務會如何相互影響,如何控制連帶風險,是否可以抗衡未來經濟周期的下滑,以及對整個金融體系構成的重大潛在風險,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相關推薦:
美好明天 在線課程 |
主講老師 | 必會考點 精講班
課程時長:25h/科
學習目標:精講必考點,夯實基礎 ·根據最新教材,全面梳理知識體系,構建知識框架; ·精講必考知識點,打牢基礎,細化得分要點。 |
專項 提升班
課程時長:3h/科
學習目標:專項歸納整合,集中突破 ·根據考試特點及高頻難點、失分點,進行專項訓練; ·對計算題、法律題等進行專項歸納整合,集中突破,高效提升。 |
考點 串聯班
課程時長:3小時/科
學習目標:高頻考點強化,考前串聯速提升 ·濃縮高頻考點進行二輪精講,考前點題,鞏固提升; ·考前圈書劃點,掌握必會、必考、必拿分點! |
內部 資料班
課程時長:6小時/科
學習目標:感受考試氛圍,系統測試備考效果 ·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名師經驗相結合,編寫3套內部模擬卷,系統測試備考效果; ·搭配全套卷名師精講解析視頻,高效查漏補缺! |
報名 |
---|---|---|---|---|---|---|
![]() |
![]() |
![]() |
![]() |
|||
課時安排 | 25小時 | 3小時 | 3小時 | 6小時 | ||
法律法規 | 劉鐵 | 報名 | ||||
金融市場 | 杜熹芠 | 報名 |
在線課程 |
2022年全程班 |
||
適合學員 | ·初次報考、零基礎或基礎薄弱的考生 ·需要全程學習,全面、系統梳理考點的考生 ·需要快速提升,高效備考爭取一次通過的考生 |
在線課程 |
2022年全程班 |
||
適合學員 | ·初次報考、零基礎或基礎薄弱的考生 ·需要全程學習,全面、系統梳理考點的考生 ·需要快速提升,高效備考爭取一次通過的考生 |
||
課程內容 | 夯實基礎階段 | 必會考點精講班
課程時長:25小時/科
學習目標:精講必考點,夯實基礎 ·根據最新教材,全面梳理知識體系,構建知識框架; ·精講必考知識點,打牢基礎,細化得分要點。 |
|
難點突破階段 | 專項提升班
課程時長:3小時/科
學習目標:專項歸納整合,集中突破 ·根據考試特點及高頻難點、失分點,進行專項訓練; ·對計算題、法律題等進行專項歸納整合,集中突破,高效提升。 |
||
終極搶分階段 | 考點串聯班
課程時長:3小時/科
學習目標:高頻考點強化,考前串聯速提升 ·濃縮高頻考點進行二輪精講,考前點題,鞏固提升; ·考前圈書劃點,掌握必會、必考、必拿分點! |
||
內部資料班
課程時長:6小時/科
學習目標:感受考試氛圍,系統測試備考效果 ·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名師經驗相結合,編寫3套內部模擬卷,系統測試備考效果; ·搭配全套卷名師精講解析視頻,高效查漏補缺! |
|||
VIP美題·智能刷題 | ★★★ 三星題庫 |
每日一練 |
|
真題題庫
|
|||
模擬題庫
|
|||
★★★★ 四星題庫 |
教材同步
|
||
真題視頻解析
|
|||
★★★★★ 五星題庫 |
高頻常考
|
||
大數據易錯
|
|||
做題輔助功能 | 練題工具
|
||
VIP配套資料 | 電子資料 | 課程講義 | |
VIP旗艦服務 | 私人訂制服務 | 學籍檔案 | |
PMAR學習規劃 | |||
大數據學習報告 | |||
學習進度統計 | |||
官網查分服務 | |||
VIP勛章 | |||
節點嚴控 | 考試倒計時提醒 | ||
VIP直播日歷 | |||
上課提醒 | |||
便捷系統 | 課程視頻、音頻、講義下載 | ||
手機/平板/電腦 多平臺聽課 | |||
無限次離線回放 | |||
課程有效期 | 12個月 | ||
增值服務 |
贈送2021年全部課程 | ||
套餐價格 | 全科:¥299 單科:¥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