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選擇題 |
第 5 頁:程序填空題 |
第 6 頁:程序改錯題 |
第 7 頁:程序設計題 |
一、選擇題
1有以下程序:
程序運行后的輸出結果是( )。
A.1,6,2,1,B.8,7,3,1,C.4,7,5,2,D.1,6,5,7,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首先對二維數組進行賦值操作,a[0][0]、a[0][1]、…、a[3][2]、a[3][3]的值為l、4、…、6、1。通過for語句和if語句,對二維數組各列元素進行由小到大的排序操作,程序最后通過for語句輸出二維數組對角線上的元素。因此D選項正確。
2有以下程序:
程序運行后的輸出結果是( )。
A.2 3 4 4B.4 3 3 2C.1 2 3 4D.1 1 2 3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在for(i=0;i<12;i++)C[s[i]]++中,數組元素s[i]的值作為數組c的下標,當退出循環時,數組c的4個元素的值分別為4…3 3 2。因此B選項正確。
3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不包括( )。
A.概念模式B.內模式C.外模式D.數據模式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內模式,所以選擇D。
4有以下程序:
程序運行后的輸出結果是( )。
A.16B.1C.32D.0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無符號整型變量a的值為8,二進制表示為00001000,右移3位后為00000001,即十進制的l,所以輸出1。
5計算機能直接執行的程序是( )。
A.源程序B.目標程序C.匯編程序D.可執行程序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計算機能直接執行的程序是二進制的可執行程序,擴展名為.exe。所以選擇D選項。
6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
A.c語言中的每條可執行語句和非執行語句最終都將被轉換成二進制的機器指令
B.c程序經過編譯、連接步驟之后才能形成一個真正可執行的二進制機器指令文件
C.用c語言編寫的程序稱為源程序,它以ASCIl代碼形式存放在一個文本文件中
D.c語言源程序經編譯后生成后綴為.obj的目標程序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C語言中的非執行語句不會被編譯,不會生成二進制的機器指令,所以A錯誤。由C語言構成的指令序列稱c源程序,C源程序經過C語言編譯程序編譯之后生成一個后綴為.OBJ的二進制文件(稱為目標文件);最后要由“連接程序”把此.OBJ文件與C語言提供的各種庫函數連接起來生成一個后綴為.EXE的可執行文件。
7有以下程序:
程序運行后的輸出結果是( )。
A.3B.2C.1D.0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在if else語句中else總是與離它最近的f配對。本題目中x為l所以!X為0,所以執行else if語句中的內容,判斷(x==O)是否成立,因為x為1所以條件不成立,聽以else if內部的if…else語句不再執行,所以Y的值還是初蛤值0。
8設fp為指向某二進制文件的指針,且已讀到此文件末尾,則函數feof(fp),的返回值為( )。
A.0B.\0C.非0值D.NULL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文件的定位,feof函數的用法是從輸入流讀取數據,如果到達文件末尾(遇文件結束符),eof函數值為非零值,否則為0,所以選項C正確。
9有以下程序:
程序運行后的輸出結果是( )。
A.2,4B.1,2C.1,4D.2.3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結構體變量可以作為函數的參數和返回值。作為函數的實參時,可以實現函數的傳值調用。當使用結構體變量作為函數的形參時,實參也應該是結構體變量名以實現傳值調用,實參將拷貝副本給形參,在被調用函數中改變形參值對于調用函數中的實參沒有影響。所以選擇B。
10若有定義:int a,h;通過語句:scanf(”%d;%d”,&a,&B.;,能把整數3賦給變量a,5賦給變量b的輸入數據是( )。
A.3 5B.3,5C.3;5D.35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輸入數據的格式必須與seanf()的格式控制串完全匹配,所以輸入時必須在3和5之間輸入“;”。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