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信息管理技術分章節考試要點:軟件工程(結構化生命周期方法之軟件需求分析)
軟件需求分析
軟件需求分析工作是軟件生存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決定性的一步。只有通過軟件需求分析,才能把軟件功能和性能的總體概念描述為具體的軟件需求規格說明,從而奠定軟件開發的基礎。軟件需求分析工作也是一個不斷認識和逐步細化的過程。該過程將軟件設計階段所確定的軟件范圍(工作域)逐步細化到可詳細定義的程度,并分析出各種不同的軟件元素,然后為這些元素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法。
制定軟件的需求規格說明不只是軟件開發人員的事,用戶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用戶必須對軟件功能和性能提出初步要求,并澄清一些模糊概念。而軟件分析人員則要認真了解用戶的要求,細致地進行調查分析,把用戶“做什么”的要求最終轉換成一個完全的、精細的軟件邏輯模型并寫出軟件的需求規格說明,準確地表達用戶的要求。
1.軟件需求分析任務
需求分析所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軟件設計的限制和軟件同其他系統元素的接口細節。定義軟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分析員通過需求分析,逐步細化對軟件的要求,描述軟件要處理的數據域,并給軟件開發提供一種可轉化為數據設計、結構設計和過程設計的數據與功能表示。在軟件完成后,制定的軟件需求規格說明還要為評價軟件質量提供依據。
需求分析階段研究的對象是軟件項目的用戶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必須理解用戶的各項要求,但又不能全盤接受所有的要求。因為并非所有用戶要求都是合理的。對其中模糊的要求還需要澄清,然后才能決定是否可以采納。對于那些無法實現的要求應向用戶做充分的解釋,以求得諒解。
準確地表達所接受的用戶要求,是需求分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只有經過確切描述的軟件需求才能成為軟件設計基礎。
通常軟件開發項目是要實現目標系統的物理模型,即確定待開發軟件系統的系統元素,并將功能和數據結構分配到這些系統元素中,它是軟件實現的基礎。但是目標系統的具體物理模型是由它的邏輯模型經實例化,即具體到某個業務領域而得到的。與物理模型不同,邏輯模型忽視實現機制與細節,只描述系統要完成的功能和要處理的數據。作為目標系統的參考,需求分析的任務就是借助于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導出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解決目標系統的“做什么”的問題。
(1)獲得當前系統的物理模型。當前系統可能是需要改進的某個已在計算機運行的數據處理系統,也可能是一個人工的數據處理過程。在這一步首先分析、理解當前系統是如何運行的,了解當前系統的組織機構、輸入輸出、資源利用情況和日常數據處理過程,并用一個具體模型來反映自己對當前系統的理解。這一模型應客觀地反映現實世界的實際情況。
(2)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理解當前系統“怎樣做”的基礎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質,從而從當前系統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
在物理模型中有許多物理因素,隨著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質的因素即可獲得反映系統本質的邏輯模型。
(3)建立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分析目標系統與當前系統邏輯上的差別,明確目標系統統到底要“做什么”,從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導出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
(4)為了對目標系統做完整的描述,還需要對得到的邏輯模型做一些補充。
①說明目標系統的用戶界面。根據目標系統所處的應用環境及它與外界環境的相互關系,研究所有可能與它發生聯系和作用的部分,從而決定人機界面。
、谡f明至今尚未詳細考慮的細節。這些細節包括系統的啟動和結束、出錯處理、系統的輸入輸出和系統性能方面的需求。
、燮渌@缦到y的其他必須滿足的性能和限制等等。
2.需求分析的過程
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可以分成以下4個方面:對問題的識別、分析與綜合、制定規格說明和評審。
(1)問題識別
首先系統分析人員要研究計劃階段產生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如果有的話)和軟件項目實施計劃。主要是從系統的角度來理解軟件并評審用于產生計劃估算的軟件范圍是否恰當。確定對目標系統的綜合要求,即軟件的需求。并提出這些需求實現條件,以及需求Υ锏降謀曜肌R簿褪且笏⑷砑鍪裁,_絞裁闖潭取U廡┬棖蟀?
·功能需求:列舉出所開發軟件在職能上應做什么。這是最主要的需求。
·性能需求:給出所開發軟件的技術性能指標,包括存儲容量限制、運行時間限制、安全保密性等。
·環境需求:這是對軟件系統運行時所處環境的要求。例如在硬件方面,采用什么機型、有什么外部設備、數據通信接口等等。在軟件方面,采用什么支持系統運行的系統軟件(指操作系統、網絡軟件、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在使用方面,需要使用部門在制度上、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上應具備什么樣的條件等等。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