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 論
1、 數據庫技術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信息系統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劃分為四個專業方向:計算機科學(CS);計算機工程(CE);軟件工程(SE);信息技術(IT)。
1.1 基本概念
1.1.1 信息與數據
1、 信息、物質、能量是組成客觀世界并促進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2、 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觀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和運動狀態的反映,是對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描述。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儲、可加工、可傳遞和可再生的自然屬性。
3、 數據(Data)--是描述現實世界事物的符號記錄,是用物理符號記錄下來的可以識別的信息。不同的物理符號體現出數據的不同表現形式。
4、 信息與數據間存在固有聯系,數據是信息的符號表示,或稱為載體。信息則是數據的語義解釋,是數據的內涵,信息以數據的形式表現出來,并為人們理解和接受。
5、 數據處理(Data Processing)--是指對數據進行分類、收集、組織、存儲,進而從已數據出發,抽取或推導出新的數據,這些數據表示了新的信息。
6、 數據管理(Data Management)--是指對數據的分類、收集、組織、編碼、存儲、檢索和維護,是數據處理業務的重要環節。
7、 數據處理與數據管理的區別在于,數據處理除了具有數據管理功能外,還可通過數據管理得到的數據進一步深加工,從中獲取新的數據和信息。
1.1.2 數據庫系統
1、 數據庫(DB,DataBase)--是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大量的、共享的數據集合;
2、 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在計算機系統中,位于用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數據管理系統軟件,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
3、 數據庫系統(DBS,DataBase System)--是指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數據庫后的軟硬件系統構成,DBS一般分成三個層次:(1)計算機硬件平臺;(2)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3)用戶;在不引起混淆和歧義的情況下,數據庫系統簡稱為數據庫。
4、 (狹義的)數據庫系統—是由數據庫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組成的軟件系統,主要為用戶提供數據存儲和查詢、插入、修改、刪除、更新等數據管理功能。
5、 (狹義的)數據庫應用系統(DBAS,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是由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應用程序組成的軟件系統,它面向具體應用領域,提供了更為復雜的數據處理功能。
6、 數據庫技術—是研究數據庫的結構、存儲、設計、管理和使用的一門計算機應用學科。
7、 數據庫技術與其它計算機科學有密切關系:
(1) 數據庫技術以文件系統為基礎發展而來,DBMS需要操作系統的支持,數據庫以文件形式存儲在外部存儲上的;
(2) 數據庫與數據結構的關系很密切,數據庫技術不僅用到數據結構中的鏈表、樹、圖等知識,各種數據模型本身就屬于復雜數據結構;
(3) 主流的關系數據庫系統,其理論基礎是關系數據模型,而該模型是在離散數學集合論中“關系”這一基本概念上發展起來的;
(4) 當用戶訪問數據庫,DBMS對用戶提交的查詢操作類似于,計算機編譯系統對程序的編譯過程;
(5) 開發一些大型的DBS或DBMS的過程,要遵循軟件工程的開發模式。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