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改革的第一步,固然可以為考生“減負”,但要防止某些高校用另一種方式來掛鉤,他們可能會設立新的門檻,如達到多少分才可畢業等等
●我們不妨建議下一步改革是分清考試性質,給予明確定位,要么是教學考試,要么是社會考試,不能集兩者于一身
教育部近日宣布了全國大學四、六級考試的改革方案。內容主要有:用發成績單替代發合格證書、記分體制從100分制變成710分制、提高聽力和非選擇題比重等。教育部并考慮逐步將考生范圍限制在校內,降低考試的社會權重,突出考試為教學服務的功能。這一改革方案,如同四、六級考試一樣,引起社會極大關注。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已經走過了17個年頭。應該看到,這一考試對于促進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地位起著積極的作用,功不可沒。但是隨著考試的社會權重日益增大,其弊端逐漸顯示出來。
其一,應試教學的產生。不少學校從新生一進校起就組織他們參加考試,拋開教材,大搞“題海戰術”。即使不停課備考的學校,教師也有意識以考試內容與形式來安排教學重點。應試教學是對考試的使用不當造成的。但是當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低于周圍的大學,影響學校評估和排名,影響教師職稱和經濟利益,作為學校領導,作為教師又奈如何?
其二,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并沒有提高。由于四、六級考試偏重于語言知識和閱讀能力,因此不少基礎稍差的學生,索性放棄聽和說的學習(聽占考試20%,而說是不考的),甚至放棄寫的學習(寫作雖然占15%,但全國平均得分只有7分)。何況標準化考試不僅選擇題可以蒙,主觀寫作題也可押。因此,即使通過考試,學生的英語實際能力還是很差,聽不行,說不會,寫是滿篇錯誤。
其三,浪費了教育資源。由于四、六級考試是全國統考,不少大學又都把考試通過與否和畢業文憑、學位掛鉤,結果使學生把大部分專業學習時間用來對付四、六級考試。可以說英語學習成了大學生耗時最多的一門課程,通過考試成了大學生壓倒一切的學習任務。由于考試已經涉及到學生畢業、就業和晉升等人生重大利益,而每次考試的通過率還不到30%。因此這幾年考試泄題、槍手作弊事件屢屢發生,而且愈演愈烈,不少人甚至不惜鋌而走險。
正因為如此,在外語界乃至社會上始終存在兩種意見。一種是四、六級考試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向前發展的絆腳石,應當取消;一種認為不能取消,應該在改革中繼續前進。
我認為,任何一個較大規模的外語測試的實施都是與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聯系在一起的。當一個考試一年達到1100萬的考生規模,就遠非是單純的學術問題。在我們國家,四、六級考試不僅存在一個巨大的需求群體:有學生的需要,社會的需要,學校的需要,教育部門的需要,而且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市場:社會培訓市場、教輔出版市場等等。因此要完全改變四、六級考試的現狀,在目前取消這一考試,不切合實際或還不是時候。
唯一的辦法就是改革。具體說來就是要還考試的原來功能。
考試有兩種功能:檢測質量和選拔人才,顯然四、六級考試是屬于前者,即是一個測量的工具,為教學提供信息。而現在這個工具竟然異化成學生畢業、就業的“生死符”,異化為學校評估評獎的“硬指標”,這違背了考試設計者的初衷,扭曲了教學考試的目的。因此作為改革的第一步,就應減輕其非教學功能,降低社會權重,如嚴格禁止社會考生(包括畢業了的本科生)報考,規定只有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并且學完了大學英語才能參加考試,并限制同一考生的報考次數、只報考生的成績,不發合格證書等。這固然可以為其“減負”,但要防止某些高校用另一種方式來掛鉤,他們可能會設立新的門檻,如達到多少分才可畢業等等,而且這個門檻在攀比中會進一步提高,應試教學的根源依然存在。同時成績單的社會功能并未失去,用分數替代合格證書,透明度反而增加,競爭會更加激烈(用人單位要求的不再是一張合格證書,而是600分、650分,以分數高低來錄用人)。要求重考的人會大幅度增加,考試規模更大。那么,根本的出路何在?
我們不妨建議下一步改革是分清考試性質,給予明確定位,要么是教學考試,要么是社會考試,不能集兩者于一身。作為教學考試,搞成全國性統考,這是典型的計劃經濟產物。“四、六級考試成為世界上單科規模最大的考試”本身就是對教學考試的一種諷刺。一定要搞的話,要么降低標準:難以想象大學一門課程的教學考試可以把一半以上的學生關在及格線外而不出亂子;要么轉為抽樣性:檢測學生的學習,為教學提供服務,這一功能完全可以通過抽樣性考試達到,即只需在各個地區,或各個學校,在每一屆學生中抽取一部分學生參加考試即可,檢測評估和收集信息并不需要每個學生都要參加。至于對每一個學生的水平評估則是各個學校的事情。我國1000多所本科院校,2000多萬學生,學生英語基礎、教學資源水平相差甚遠,不應也不能用統一的、同一個教學評估尺子。
而如果明確是社會考試(以往一貫的做法就是社會考試,只是非要在名稱上把“社會”換成“教學水平”,而根源就在于此),那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你可以和美國的TOEFL、日本的STEP和英國的IELTS一樣,嚴格堅持標準,通過率可以很低。由于和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沒有直接關系、社會上任何人(可以主要是大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是否報考,合格者給予統一證書。這樣做并不會影響把四、六級考試打造成我們中國的民族品牌,而且是在公平環境里和國外考試競爭。
無論哪一種辦法,都有可能從源頭上解決目前考試帶來的負面作用,由于不要求每個學生參加,掛鉤就沒有意義了,應試教學自然終止。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使我國的大學英語學習返歸理性。試想參加不參加四、六級考試完全成為個人的事情,學生就不會擔心通不過考試而把大學里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英語上,或不會因為要在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都過關而不惜荒廢專業課的學習。各個專業的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技能學習訓練,選擇投入的不同的時間和精力,從而有效地減少目前英語教學中教育資源和學習資源的極大浪費。(作者: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 蔡基剛)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