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今年6月開考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揭曉。對于沒有通過考試的大學生來說,下次再去應考,得去適應新的題型了: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官網消息日前顯示,今年12月起,四六級考試將取消完型填空,并對其他題型做一系列調整,比如長句聽寫調整為填寫原文中空缺的單詞或者詞組;快速閱讀更改為長篇閱讀理解;翻譯考試則從原本的單句翻譯擴充為段落翻譯。
據記者了解了解,對一些原本就是為了得到那本證書而考試的學生來說,改革讓他們普遍覺得難度有所增加;而對于英語底子比較好的學生而言,改革帶來的影響不大,甚至更對胃口。
改革后難度似乎增加
考級的學生措手不及
一聽見四六級英語考試要改革,浙江樹人大學新聞學專業的大三學生小陳驚呼“這簡直是一個晴天霹靂”。為了考六級,小陳已經四入考場,可惜屢戰屢敗。這次改革,除了完型填空題型的取消讓她松了口氣外,其他改革都讓她覺得難度增加了。
“聽力部分,改革后難度更大,我肯定要栽跟頭。”小陳苦惱地說,自己的詞匯量比較少,閱讀題總是來不及做,而改革后的信息匹配題更是難上加難,估計只能靠亂猜了。
“四六級考題突然變化,讓大家手忙腳亂,以前復習四六級都是針對題目對癥下藥的,考前做些習題。”小陳說,考級沒過的同學都在班里QQ群里討論這次改革,大家一致覺得考試難度增加了。
“我要認真背單詞了,調整后的六級試卷,很考驗詞匯量。”小陳說,為了備戰12月的六級考試,她和3個室友商量好了,開學后,一起復習,相互切磋。
英語底子扎實的學生:
更“國際化”的新題型對胃口
浙工大心理學專業的大三學生小鄭英語底子甚好,四級輕松PASS(通過)。今年年底,她準備再次沖擊六級,刷刷分,目標是600分以上(滿分710分)。平時,她養成了一種習慣:每天看一兩篇英語文章,重點背下文章中遇到的新單詞和表述新穎的句子。
“改革后的信息匹配題難度加大了,以前快速閱讀題的答案可以在文章里直接定位搜索,特殊名詞也很容易找到,而新題型有點像雅思考試,需要理解全文的意思。”小鄭說,班里多數同學都覺得改革對自己影響不大,平常都在強化英語學習,為考研或出國做準備。
“改革后的題型更像是一種英語能力的測驗,而非以往的應試測試,變得比較國際化了,不再那么死板。”小鄭說,平常學習英語不是為了考試,主要想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語能力,畢竟以后讀研、工作都會用到英語。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變臉” 完型填空“下崗”!
專家:考試題型更實用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副教授、全國獨立學院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俊英教授認為,四六級改革有它必定的原因。由于完形填空是四選一的單選題,涉及到猜測的成分,新改革的翻譯題目不僅涵蓋了完型填空題目的考察點,比如考量學生的詞組搭配、語句結構、時態以及邏輯推斷能力,也考察了學生語言產出的能力。
“改革涉及的范圍其實不大,而且英語考試萬變不離其宗,目的都是為了考察學生的基本語言能力。”張教授表示,同學們應該以科學冷靜的思維對待四六級的改革,仔細分析改革涉及的題型對癥下藥。
張教授建議,在聽力方面,同學們應加強四六級單詞拼寫的練習;長篇閱讀的信息匹配題,可以在平常多做閱讀,訓練自己在一定時間內篩選關鍵信息、段落中心詞,以及該概括主題思想的能力;而翻譯題型,應從翻譯的基本技巧出發,多關注外文書籍、雜志上中國元素的表達,比如21世紀英語報、《China Daily》(中國日報英文版)上關于中國傳統節日、民族風情的寫法。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