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復習要點 |
第 2 頁:考點練習 |
第 9 頁:答案與解析 |
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帶*者后附解析)
l.C; *2.D; 3.D; 4.C; 5.D; 6.A; 7.C; 8.A;
*9.D;10.B; *11:A; 12.C; 13.B; 14.A; 15.D; 16.C;
17.A; *18.D; *19.D; 20.B; 21.A; *22.B; 23.A; *24.B;
25.C; 26.B; 27.D; 28.B; 29.A; *30.A; *31.A; 32.B;
33.D; 34.C; 35.A; 36.C; 37.A; 38.B; 39.B; 40.B;
41.D; 42.D; 43.B; 44.B; 45.C; 46.D; 47.B; 48.A
【解析】
2.答案D
國家標準規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時間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鹽水泥的終凝時間不得長于6.5h,其他五類常用水泥的終凝時間不得長于10h。
9.答案D
大體積混凝土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水化熱,故不宜使用發熱量大的硅酸鹽水泥。
11.答案A
水泥包裝袋上應清楚標明:執行標準、水泥品種、代號、強度等級、生產者名稱、生產許可證標志(QS)及編號、出廠編號、包裝日期、凈含量。包裝袋兩側應根據水泥的品種采用不同的顏色印刷水泥名稱和強度等級,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采用紅色,礦渣硅酸鹽水泥采用綠色;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采用黑色或藍色。散裝發運時應提交與袋裝標志相同內容的卡片。
18.答案D
熱軋光圓鋼筋強度較低,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也較低,主要用作板的受力鋼筋、箍筋以及構造鋼筋。熱軋帶肋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握裹力大,共同工作性能較好,其中的HRB335和HRB400級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用的主要受力鋼筋。 HRB400又常稱新Ⅲ級鋼,是我國規范提倡使用的鋼筋品種。
19.答案D
鋼材中除主要化學成分鐵(Fe)以外,還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錳(Mn)、磷(P)、硫(S)、氧(O)、氮(N)、鈦(Ti)、釩(V)等元素,這些元素雖含量很少,但對鋼材性能的影響很大?忌鷳缼追N主要元素對鋼材性能的影響:
(1)碳:碳是決定鋼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建筑鋼材的含碳量不大于0.8%,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材的強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下降。含碳量超過0.3%時鋼材的可焊性顯著降低。碳還能增加鋼材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降低抗大氣銹蝕性。
(2)硅:當含量小于1%時,可提高鋼材強度,對塑性和韌性影響不明顯。硅是我國鋼筋用鋼材中的主加合金元素。
(3)錳:錳能消減硫和氧引起的熱脆性,使鋼材的熱加工性能改善,同時也可提高鋼材強度。
(4)磷:磷是碳素鋼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磷含量增加,鋼材的強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顯著下降。特別是溫度愈低,對塑性和韌性的影響愈大,從而顯著加大鋼材的冷脆性,也使鋼材可焊性顯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鋼材的耐磨性和耐蝕性,在低合金鋼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為合金元素使用。
(5)硫: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呈非金屬硫化物夾雜物存在于鋼中,降低鋼材的各種機械性能。硫化物所造成的低熔點使鋼材在焊接時易產生熱裂紋,形成熱脆現象,稱為熱脆性。硫使鋼的可焊性、沖擊韌性、耐疲勞性和抗腐蝕性等均降低。
(6)氧:氧是鋼中有害元素,會降低鋼材的機械性能,特別是韌性。氧有促進時效傾向的作用。氧化物所造成的低熔點亦使鋼材的可焊性變差。
22.答案B
砂的顆粒級配是指砂中大小不同的顆粒相互搭配的比例情況,大小顆粒搭配得好時砂粒之間的空隙最少。砂的粗細程度是指不同粒徑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總體的粗細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與細砂之分。在相同質量條件下,細砂的總表面積較大,而粗砂的總表面積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漿包裹,砂粒之間的空隙需要由水泥漿填充,為達到節約水泥和提高強度的目的,應盡量減少砂的總表面積和砂粒間的空隙,即選用級配良好的粗砂或中砂比較好。
砂的顆粒級配和粗細程度,常用篩分析的方法進行測定。根據0.63mm篩孔的累計篩余量,將砂分成Ⅰ、Ⅱ、Ⅲ三個級配區。用所處的級配區來表示砂的顆粒級配狀況,用細度模數表示砂的粗細程度。細度模數愈大,表示砂愈粗,按細度模數砂可分為粗、中、細三級。
24.答案B
粗骨料中公稱粒級的上限稱為最大粒徑。當骨料粒徑增大時,其比表面積減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減少,故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盡量選大一些。
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于鋼筋間最小凈距的3/4。對于混凝土實心板,可允許采用最大粒徑達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徑不得超過40mm。對于采用泵送的混凝土,碎石的最大粒徑應不大于輸送管徑的1/3,卵石的最大粒徑應不大于輸送管徑的1/2.5。
30.答案A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以fcu表示;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fc=(0.70~0.80)fcu;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混凝土抗拉強度只有抗壓強度的1/20~1/10,且隨著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
由此可見,三者之間的大小關系為:fcu>fc>ft。
31.答案A
影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單位體積用水量、砂率、組成材料的性質、時間和溫度等。單位體積用水量決定水泥漿的數量和稠度,它是影響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質量占砂、石總質量的百分率。組成材料的性質包括水泥的需水量和泌水性、骨料的特性、外加劑和摻合料的特性等幾方面。
二、多項選擇題(帶*者后附解析)
1.B、C; *2.A、B、C; 3.A、B、C; 4.A、C、E;
5.C、D、E; 6.A、B; 7.A、B、D、E; 8.A、B;
9.A、B、E; 10.A、B、C、D; 11.A、B、C、D; 12.B、C;
13.C、D; 14.C、D; 15.D、E; 16.A、B、C;
17.A、B、D; 18.A、B、C、D; 19.A、B; 20.B、C、D、E;
21.B、C、D; 22.B、D、E; *23.A、C、D、E; 24.A、B、C、D;
25.A、B、D; 26.B、C、E
【解析】
2.答案A、B、C
水泥的強度是評價和選用水泥的重要技術指標,也是劃分水泥強度等級的重要依據。水泥的強度除受水泥熟料的礦物組成、混合料的摻量、石膏摻量、細度、齡期和養護條件等因素影響外,還與試驗方法有關。國家標準規定,采用膠砂法來測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根據測定結果來確定該水泥的強度等級。
16.答案A、B、C
鋼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其中力學性能是鋼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伸性能、沖擊性能、疲勞性能等。工藝性能表示鋼材在各種加工過程中的行為,包括彎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
20.答案B、C、D、E
混凝土的碳化是環境中的二氧化碳與水泥石中的氫氧化鈣作用,生成碳酸鈣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堿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可能導致鋼筋銹蝕;碳化顯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縮,使混凝土抗壓強度增大,但可能產生細微裂縫,而使混凝土抗拉、抗折強度降低。
23.答案A、C、D、E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環境介質作用并長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包括抗滲、抗凍、抗侵蝕、碳化、堿骨料反應及混凝土中的鋼筋銹蝕等性能,這些性能均決定著混凝土經久耐用的程度,故稱為耐久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攪拌、運輸、澆筑、搗實)并能獲得質量均勻、成型密實的性能,又稱工作性。
關注"考試吧一級建造師"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查分信息!
一級建造師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一級建造師"
一級建造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