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復習要點 |
第 2 頁:考點專練 |
第 7 頁:答案與解析 |
21.關于混凝土基礎模板及其支撐拆除順序原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先支先拆 B.后支后拆
C.順序拆除 D.先支后拆
22.關于單獨臺階式混凝土基礎澆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每層混凝土要一次澆筑,順序是先邊角后中間
B.每層混凝土要一次澆筑,順序是后邊角先中間
C.每層混凝土要分次澆筑,順序是先邊角后中間
D.每層混凝土要分次澆筑,順序是后邊角先中間
23.關于大體積混凝土、設備基礎分層澆筑順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澆筑
B.從低處開始,沿短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澆筑
C.從高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澆筑
D.從高處開始,沿短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澆筑
24.關于大體積混凝土保濕養護持續時間最小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10 B.14
C.21 D.28
25.關于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指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混凝土澆筑體在人模溫度基礎上的溫升值不宜大于60℃
B.混凝土澆筑塊體的里表溫差(不含混凝土收縮的當量溫度)不宜大于30℃
C.混凝土澆筑體的降溫速率不宜大于3.0℃/d
D.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宜大于20℃
26.關于砌體基礎施工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構造柱可不單獨設置基礎,但應伸人室外地面下400mm
B.當設計無要求時,基礎圈梁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80mm,配筋不應少于4¢12
C.多孔磚砌體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600mm
D.有防水要求的空心小砌塊墻下應灌實一皮磚或設置高100mm的混凝土帶
二 多項選擇題
1.常用的人工地基處理方法有( )。
A.打樁法 B.換土墊層法
C.堆載預壓法 D.化學加固法
E.砂樁擠密法
2.采用錘擊沉樁方法打預制樁,正式沉樁時宜采用( )。
A.短距輕打 B.重錘低擊
C.低提重打 D.長距重打
E.長距輕打
3.關于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時錘擊沉樁順序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基坑不大時,打樁應逐排打設或從中間開始向四周或兩邊進行
B.對于密集樁群,從中間開始分頭向四周或兩邊對稱施打
C.當一側毗鄰建筑物時,由毗鄰建筑物向另一邊施打
D.對基礎標高不一的樁,宜先淺后深
E.對不同規格的莊,宜先小后大、先長后短
4.人工挖孔灌注樁是用于大孔徑樁的一種方法,施工時必須考慮護壁防塌,其護壁方法有( )。
A.放坡 B.噴射混凝土護壁
C.磚砌體護壁 D.現澆混凝土護壁
E.型鋼土釘護壁
5.關于混凝土基礎的主要形式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條形基礎 B.獨立基礎
C.筏形基礎 D.箱形基礎
E.球形基礎
6.在基礎混凝土澆灌前應先進行( )工作。
A.澆水浸濕模板 B.清理模板
C.進行模板預檢 D.鋼筋的隱蔽工程驗收
E.鋪干水泥
7.關于條形混凝土基礎澆筑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澆筑前,應根據混凝土基礎頂面的標高在兩側木模上彈出標高線
B.根據基礎深度宜分段分層連續澆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縫
C.各段層間應相互銜接,每段間澆筑長度控制在2~3m距離
D.逐段逐層呈階梯形向前推進
E.采用原槽土模時,在基槽兩側的土壁上交錯打人長50mm左右的標桿,并露出20~30mm
8.下列有關基礎工程施工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基坑開挖時,應保證地下水至基坑底以下500mm處
B.對于密集沉樁樁群,應從四周開始往中間施工
C.基坑驗槽后,應立即進行基礎施工
D.驗槽時,對于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要先輔以釬探配合共同完成
E.當基礎下的持力層較軟弱,常采用換土墊層法來處理
9.關于筏板基礎施工要點和要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施工前如地下水位較高應人工降水
B.混凝土澆筑時一般不留施工縫
C.混凝土澆筑完畢,表面應覆蓋和灑水養護不少于7d
D.當混凝土強度完全達到設計強度時,進行基坑回填
E.筏板基礎底板與梁可同時施工
10.關于筏板基礎底板與梁的施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可同時施工
B.不可同時施工
C.可采用先在墊層上綁扎底板梁的鋼筋,然后澆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達到25%設計強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繼續澆筑梁的混凝土
D.可分開施工,但必須留置后澆帶
E.可采用先在墊層上綁扎底板梁的鋼筋,然后澆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達到50%設計強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繼續澆筑梁的混凝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