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復習要點 |
第 2 頁:考點專練 |
第 7 頁:答案與解析 |
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帶*者后附解析)
*1.A;2.D; 3.D; *4.A; *5.C; 6.B; 7.A; 8.B;
9.D; 10.D; *11.B; 12.A; 13.D; 14.A; 15.B; 16.A;
*17.C; *18.B;19.D; 20.D; 21.D; 22.A; 23.A; *24.B;
25.D: 26.B
【解析】
1.答案A
灰土地基是將基礎底面下要求范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用一定比例的石灰與土,在最優(yōu)含水量情況下充分拌合,分層回填夯實或壓實而成。適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軟弱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等,還可用作結構的輔助防滲層。
4.答案A
強夯法是一種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該方法用起重機械(起重機或起重機配三腳架、龍門架)將大噸位(一般8~30t)夯錘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給地基土以強大沖擊能量的夯擊,使土中出現(xiàn)沖擊波和很大的沖擊應力,迫使土層孔隙壓縮,土體局部液化,在夯擊點周圍產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氣體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經時效壓密達到固結,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降低其壓縮性。強夯法也是我國目前最為常用和最經濟的深層地基處理方法之一。
5.答案C
樁的人土深度的控制,對于承受軸向荷載的摩擦樁,以標高為主,貫人度作為參考;端承樁則以貫人度為主,以標高作為參考。
11.答案B
錘擊沉樁法是利用樁錘下落產生的沖擊功克服土對樁的阻力,使樁沉到設計深度。
施工程序:確定樁位和沉樁順序→樁機就位→吊樁喂樁→校正→錘擊沉樁→接樁→再錘擊沉樁→送樁→收錘→切割樁頭。
17.答案C
鋼筋網的綁扎。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須將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綁扎時應注意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要綁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
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但雙層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
獨立柱基礎為雙向鋼筋時,其底面短邊的鋼筋應放在長邊鋼筋的上面。
18.答案B
設備基礎混凝土一般應分層澆筑,并保證上下層之間不留施工縫,每層混凝土的厚度為200~300mm。每層澆筑順序應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澆筑,也可采取中間向兩端或兩端向中間澆筑的順序。
所謂不留施工縫,即必須保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連續(xù)進行上一層混凝土的施工。
24.答案B
大體積混凝土應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在每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除應按普通混凝土進行常規(guī)養(yǎng)護外,尚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yǎng)護。
保濕養(yǎng)護的持續(xù)時間不得少于14d,應經常檢查塑料薄膜或養(yǎng)護劑涂層的完整情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