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案例一 |
第 2 頁:案例二 |
第 3 頁:案例三 |
第 4 頁:案例四 |
防煙和排煙設施檢測與驗收案例分析
情景描述
某商業建筑,建筑總高度26m,總建筑面積137519m2。其地下一層為地下汽車庫、人防、設備用房和建筑面積為10000m2的地下商業。地下汽車庫停車數為499輛,建筑層高3.70m,凈高2.30m,主梁高0.90m,車庫防火分區面積均小于4000m2,防煙分區面積不大于2000m2,機械排煙系統按防火分區設置,并按排風與排煙兼容的模式工作,且排風口與排煙口分開設置,系統排煙量按每小時換氣6次計算,其中最大的一個機械排煙系統為PY(F)-B1-3系統,為防煙分區Ⅰ(面積為1426m2),防煙分區Ⅱ(面積為1726m2)和防煙分區Ⅲ(面積為2000m2)服務,其排煙風機的排煙量為53280m3/h,系統構成。
該系統的主排煙風管上壁貼主梁底敷設,每個防煙分區接出一排煙支管,支管從主管接出處設有排煙防火閥。在每條支管的適當位置上設有兩個排煙口,均設在風管下壁,每個百葉排煙口均帶排煙閥,具有手柄啟動和電信號自動控制功能,平時常閉,每個排煙口距防煙分區最遠距離不大于30m。另外在每條支管的適當位置上接出兩條排風豎管,在接出處設70℃防火閥,平時常開,在溫度達到70℃時,能自動關閉,在豎管上還設有上下兩個常開百葉風口,上部和下部排風口各按比例排除汽車尾氣。主排煙風管進入風機房后與正壓送風機保持3m遠距離,并在接人排煙風機前設置280℃自動關閉的總防火閥,該閥動作后能聯動排煙風機停運。該系統所服務的區域設有機械補風系統,補風量按風機排煙量的50%確定。
該地下汽車庫設有與地上商業共用的防煙樓梯間并設有正壓送風系統,采用樓梯間豎向井道加壓送風、前室不送風方式,風口為常開百葉風口,風口按“每隔二到三層設一個風口的原則”布置在地上一、三、五層,加壓送風量按規范選用,能滿足門洞風速的要求。由于地下商業區有餐飲場所,廚房油煙管道采用不銹鋼板制作,并沿防煙樓梯間敷設至屋面。
發生火災時建筑內所有通風空調系統的電源自動切斷,火災確認信號自動啟動排煙風機運行并聯動打開起火防煙分區的排煙口,當排煙風機前的總防火閥280℃自動關閉時排煙風機聯動停運。火災時,當進入排風支管的煙溫達70℃時支管上的防火閥自動關閉,并聯動排煙風機停運。
該系統在消防驗收時,采用在現場向感溫探測器加溫的方法使其動作,并手動按下手動報警按鈕,系統上的排煙風機轉入排煙工況,并聯動系統上的6個排煙口自動開啟,隨后驗收人員用柔軟紙條貼在排煙口處,只見軟紙條未被風口吸引,因此該系統驗收不合格。
分析題
1.請指出本案例情景描述和圖2-31-1中的錯誤。為什么排煙口對軟紙條沒有吸力?
2.若本案例采用排風口與排煙口合并設置的兼用系統,請提出系統設置和聯動控制的最佳建議?
3.為什么高層建筑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不能設機械排煙系統?
【參考答案】
答題要點:
1.1)不能把排煙口的排煙閥手柄誤認為是排煙口的手動開啟裝置。
2)圖2-31-1中排煙口不能朝下,而應在風管的上部,否則排煙口就低于主梁(看做擋煙垂壁)
而不在儲煙倉內。
3)排煙支管上的排煙防火閥應具有280℃自動關閉的功能。
4)排風支管上的70℃防火閥應具有在火災報警信號打開排煙口時聯動關閉的功能。
5)排風支管上的70℃防火閥,在感溫關閉后不應聯動關閉排煙口。
6)排煙閥具有“手柄啟動和電信號控制功能”是錯的,規范規定的手動開啟裝置不是指手柄啟
動,規范規定的是“自動開啟裝置”而不是“自動控制裝置”。
7)應當明確以下聯動控制關系:當起火防煙分區的任一排煙口打開時,應聯動打開該防煙分區內所有排煙口,并聯動排煙風機轉入排煙工況,同時聯動關閉系統中所有防火閥的所有動作信號反饋至消防中心。本案例采用“控制信號首先使排煙風機轉入排煙工況,然后聯動系統上所有排煙口打開”的控制方式是錯誤的。
8)對排煙系統的啟動應采用“火災報警信號”而不應采用“火災確認信號”。
9)地下汽車庫的防煙樓梯問應設送風口,因為在樓梯間首層設有隔斷設施將地下和地上樓梯隔斷。
10)“發生火災時建筑內所有通風空調系統的電源自動切斷”應為“當火災確認后,切斷起火防火分區的非消防電源”可以自動也可以手動切斷。
11)“火災確認后啟動排煙風機運行”應改為“火災報警后排煙風機轉入排煙工況”。
12)消防驗收時,風口對軟紙條沒有吸力的原因如下:
①原設計采用火災確認信號打開排煙風機,并聯動打開排煙口,所以施工單位聯動編程時,采用“溫探信號+手報信號”的“與”信號來連鎖整個系統的6個排煙口,在3個防煙分區內同時排煙。而計算排煙量是按2000m2的換氣次數確定的,但排煙卻在3個防煙分區同時進行,所以排煙量不夠。
②由于70℃防火閥不具有隨排煙口打開而聯動關閉的功能,因此系統中12個排風口敞開并排風,從而降低了排煙口的效率,造成排煙口對紙沒有吸力。
2.當本案例采用排風口與排煙口合并設置的兼用系統時,由于各防煙分區上的排煙防火閥、排風排煙口的狀態要從同一狀態轉換為不同狀態,并與現場手動配合實現,是很困難的,所以建議機械排煙系統按防煙分區設3套兼用系統,每套系統為一個防煙分區服務,每套系統設一個手動按鈕,其動作信號用于使風機由排風工況轉變為排煙工況,并停止非起火防煙分區的排煙系統運行,聯動防火分區的補風機運行。這樣做既能實現僅在起火的防煙分區排煙,而且能實現以排煙口為中心的聯動控制,使系統簡化。
3.1)高層建筑樓梯間是高層建筑中由樓底通向樓頂的典型的豎井,高層建筑內發生火災時,由于建筑物內所產生的“煙囪效應”,起火房間燃燒生成的高溫煙氣,沿著疏散通道,直奔樓梯間,于是有可能把樓梯間變成大樓的煙囪。
2)如果在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再設機械排煙系統,無異于進一步強化了樓梯間的“煙囪效應”,
為保證疏散通道的安全,人們向樓梯間及其前室或與電梯間的合用前室采用機械送風。
關注"萬題庫消防工程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內部資料等信息!
消防工程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萬題庫消防工程師"
萬題庫消防工程師群:512429084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