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參考答案
第一題
1.根據《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GA 653--2006)的有關規定,旅館、公共娛樂場所、商店、地下人員密集場所未按規定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直接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人員密集場所,存在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數量不符合規定,或被封堵;高層建筑和地下建筑未按規定設置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或損壞率超過30%;民用建筑內疏散走道、疏散樓梯間、前室室內的裝修材料燃燒性能低于B1級;人員密集場所的疏散走道、樓梯問、疏散門或安全出口設置柵欄、卷簾門的,應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未按規定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或已設置但不能正常使用;消防用電設備未按規定采用專用的供電回路;違反規定,在公共場所使用可燃材料裝修的,可綜合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
2.消防安全管理的方法分為基本方法和技術方法兩大類。其中,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行為激勵方法、咨詢顧問方法、經濟獎勵方法、宣傳教育方法、輿論監督方法等。技術方法主要包括安全檢查表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方法、事故樹分析方法、消防安全狀況評估方法等。
消防安全管理的過程就是從選擇最佳消防安全目標開始到實現最佳消防安全目標的過程。其最佳目標就是要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消防安全管理活動將火災發生的危險性和火災造成的危害性降為最低程度。
3.單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實包括:
(1)確定消防安全責任。
(2)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巡查,消除火災隱患。
(3)組織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培訓。
(4)開展滅火和疏散逃生演練。
(5)建立健全消防檔案。
(6)建立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三項”報告備案制度。
4.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消防主體責任不落實,消防管理組織不到位。
(2)消防設施欠缺或運行狀況不佳。
(3)消防設施無法完好有效運行。
(4)業主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物管部門消防安全管理能力薄弱。
(5)大量使用高分子裝修材料及可燃外保溫材料。
解決方案:
(1)明確消防安全主體責任,為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2)強化消防審核、驗收、監理、滅火演練等環節,為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3)落實消防設施維護保養經費來源。
(4)常態化消防安全意識及培訓工作。
(5)強化內外裝修、裝飾材料監管,為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源頭保障。
第二題
1.消防設施現場檢查包括產品合法性檢查、一致性檢查以及產品質量檢查。
(1)合法性檢查。重點查驗其符合國家市場準入規定的相關合法性文件,以及出廠合格證明文件。如:強制認證證書、技術鑒定證書、經國家法定消防產品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型式檢測報告、質量保證文件、檢驗報告和出廠合格證等。
(2)一致性檢查。消防產品一致性檢查是防止使用假冒偽劣的消防產品施工、降低消防設施施工安裝質量的有效手段。消防產品到場后,根據消防設計文件、產品型式檢驗報告等,查驗到場消防產品的銘牌標志、產品關鍵件和材料、產品特性等一致性程度。
(3)產品質量檢查。消防設施的設備及其組件、材料等產品質量檢查主要包括外觀檢查、組件裝配及其結構檢查、基本功能試驗以及滅火劑質量檢測等內容。
2.消火栓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如下:
(1)消火栓系統出水干管上設置的低壓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上設置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信號作為觸發信號,直接控制啟動消火栓,消火栓泵的聯動控制不受消防聯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影響。
(2)當建筑內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消火栓按鈕的動作信號作為報警信號及啟動消火栓泵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消火栓泵啟動。
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誤報的主要原因:
(1)產品質量。產品技術指標達不到要求,穩定性比較差,對使用環境非火災因素如溫度、濕度、灰塵、風速等引起的靈敏度漂移得不到補償或補償能力低,對各種干擾及線路分析參數的影響無法自動處理而誤報。
(2)設備選擇和布置不當。
1)探測器選型不合理;
2)使用場所性質變化后未及時更換相適應的探測器。
(3)環境影響。電磁環境干擾、氣流、距離高溫光源過近、感煙探測器距空調送風口過近,感溫探測器安裝在宜產生水蒸氣、車庫等場所,光感探測器安裝在可能產生黑煙、大量粉塵,可能產生蒸汽和油霧等場所。
(4)其他原因。
1)系統接地別忽略或達不到標準要求,線路絕緣達不到要求,線路接頭壓接不良或布線不合理,系統開通前對防塵、防潮、防腐措施處理不當。
2)元件老化,一般火災探測器使用壽命約10年,每3年要求全面清洗。
3)灰塵和昆蟲,據有關統計,60%誤報是因為灰塵影響。
4.該公司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項目竣工檢驗不合格。因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合格標準為:A=0,B≤2,B+C≤5%,該項目中B+C=3/46=6.5%。
第三題
1.該體育館建筑物各構件均為不燃性。
2.因為該體育館有座位6075個,超過了3000座,應在該體育館周圍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可沿體育館兩條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3.該體育館的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有兩處與其他車道相通。消防車道與體育館之間不能有妨礙消防車作業的障礙物。因為該體育館屬于高層建筑,回車場面積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18m。
4.該體育館屬于耐火等級為一級的高層建筑,其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為1500m2,并且對體育館可以適當放大,因為該體育館屬于人員密集場所,按規范要求設置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其防火分區的面積可達3000m2。可將比賽場地和觀眾席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其他區域按實際情況進行劃分。
5.該體育館觀眾廳的疏散門的數量應經過計算確定,每個疏散門的平均疏散人數不超過400~700人,因此該體育館的疏散門最少應為9個。
消防工程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消防工程師"
萬題庫消防工程師群:275862769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