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根據《消防法》第15條的規定,公眾聚集場所在投入使用、營業前,建設單位或者使用單位應當向場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安全檢查。
2.B【解析】根據《消防法》第16條的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對建筑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準確,存檔備查。其中消防設施是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防煙排煙系統以及應急廣播和應急照明、安全疏散設施等。
3.B【解析】根據《建筑法》第29條的規定,建筑工程總承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合同的約定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4.D【解析】根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第19條的規定,對2/3以上評審專家同意的特殊消防設計文件,可以作為消防設計審核的依據。
5.C【解析】根據《消防監督檢查規定》第39條的規定,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應當納入消防監督檢查范圍。
6.D【解析】《安全生產法》第48條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7.B【解析】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創辦消防安全專業培訓機構,面向社會從事消防安全專業培訓的,應當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依法批準,并到省級民政部門申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
8.C【解析】用測針(厚度測量儀)檢測涂層厚度時,厚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層厚度80%及以上面積應符合有關耐火極限的設計要求,且最薄處厚度不低于設計要求的85%。
9.B【解析】消防車通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小于4.0m,其坡度不宜大于8%。
10.B【解析】丙類廠房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僅設一個安全出口時,其每層建筑面積不超過250m2,且同一時間的生產人數不超過20人。
11.B【解析】設置在轉角附近的防火墻,內轉角兩側墻上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得小于4.0m,當采取設置乙級防火窗等防止火災水平蔓延的措施時,距離可不限。
12.B【解析】裝運液化石油氣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專用碼頭,與其他物品碼頭之間的距離不小于最大裝運船舶長度的2倍,距主航道的距離不小于最大裝運船舶長度的1倍。
13.D【解析】對于占地面積大于30000m2的可燃材料堆場,液化石油氣儲罐區,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可燃氣體儲罐區,設置與環形消防車通道相連的中間消防車通道。
14.B【解析】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與消防車通道連通,場地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且不大于10m。
15.B【解析】對于甲、乙類廠房,辦公室、休息室等不得設置在廠房內,必須設置時,只能與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廠房貼鄰建造,并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燒體防爆墻隔開和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
16.B【解析】劇場、電影院、禮堂的幕布的燃燒性能不得低于B1級。
17.B【解析】采用相對密度(與空氣密度的比值)不小于0.75的可燃氣體為燃料的鍋爐,不得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18.C【解析】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布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時,最遠房間的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大于9m。
19.C【解析】梁、通風管道、排管、橋架寬度大于1.2m時,在其腹面以下部位增設噴頭。
20.C【解析】當通風、空氣調節系統的風管穿越防火分隔處的變形縫時,應檢查其兩側是否設置公稱動作溫度為70℃的防火閥。
21.D【解析】現場采用鋼針插入或剖開尺測量防護層的厚度、水平防火隔離帶的高度或寬度時,不允許有負偏差。
22.C【解析】消防給水系統的水源應無污染、無腐蝕、無懸浮物,水的pH應為6.0~9.0,其水質不應堵塞消火栓、報警閥、噴頭等消防設施。
23.B【解析】在閥門出口用壓力表檢查消防水泵停泵時,水錘消除設施后的壓力不應超過水泵出口設計額定壓力的1.4倍。.
24.D【解析】。地上式室外消火栓適用于溫度較高的地方,地下式室外消火栓適用于寒冷地區。
25.B【解析】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的年度檢測中,應重點檢查噴頭選型與保護區域的使用功能、危險陛等級等匹配情況,核查閉式噴頭玻璃泡色標高于保護區域環境最高溫度30℃的要求,以及噴頭無變形、附著物、懸掛物等影響使用的情況。
26.A【解析】在管道焊接等加工方法中,同排管道法蘭的間距不宜小于100mm,以方便拆裝為原則。
27.B【解析】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采用二氧化碳滅火劑進行模擬噴氣試驗。試驗要選定輸送管道最長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進行,噴放量不小于設計用量的10%。
28.C【解析】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是指產生的滅火泡沫倍數在20~200的系統。
29.B【解析】外浮頂儲罐泡沫噴射口設置在浮頂上時,泡沫混合液支管要固定在支架上,
泡沫噴射15IT形管的橫管要水平安裝,伸入泡沫堰板后要向下傾斜30。~60。。
30.C【解析】干粉儲存容器的充裝量檢查要求實際充裝量不得小于設計充裝量,也不得超過設計充裝量的3%,可通過核查產品出廠合格證、滅火劑充裝時稱重測量等方法檢查。
31.C【解析】建筑滅火器壓力指示器表盤有滅火劑適用標識,如干粉滅火劑用“F”表示,水基型滅火劑用“s”表示,潔凈氣體滅火劑用“J”表示等。
32.C【解析】建筑滅火器購置或者安裝時,生產企業對于每具滅火器均需提供一份使用說明書。
33.A【解析】儲壓式干粉滅火器和潔凈氣體滅火器可選用露點低于一55℃的工業用氮氣、純度99.5%以上的二氧化碳、不含水分的壓縮空氣等作為驅動氣體,但要與滅火器銘牌、儲氣瓶上標識的種類一致。
34.C【解析】防火閥、排煙防火閥安裝的方向、位置應正確,閥門順氣流方向關閉,防火分區隔墻兩側的防火閥,距墻端面不應大于200mm。
35.A【解析】火災探測報警系統能及時、準確地探測保護對象的初起火災,并做出報警響應,告知建筑中的人員火災的發生,從而使建筑中的人員有足夠的時間在火災發展到危害生命安全的程度時疏散至安全地帶,是保障人員生命安全的最基本的建筑消防系統。
36.A【解析】光警報器與消防應急疏散指示標志不宜在同一面墻上,安裝在同一面墻上時,距離應大于1m。
37.D【解析】防火間距設置的基本原則是:①根據火災的輻射熱對相鄰建筑的影響,一般不考慮飛火、風速等因素;②保證消防撲救的需要,需根據建筑高度、消防車的型號尺寸,確定操作場地的大小;③在滿足防止火災蔓延及消防車作業需要的前提下,考慮節約用地。
38.B【解析】十萬人火災死亡率是指年度內火災死亡人數與常住人口的比值,反映了火災防控水平與人口規模的關系。
39.C【解析】SGEM空間網格疏散模型可利用CAD平面圖生成復雜建筑的疏散圖案,比較后得出最佳疏散設計路線。
40.D【解析】該大型超市內參與演練人群的行進速度V=K•(1-0.266D)=84.0×(1-0.266×0.45)=74(m/min)。
41.D【解析】臨時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宜選用自備電源的應急照明燈具,自備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60min。
42.C【解析】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大致包括消防安全管理的主體、消防安全管理的對象、消防安全管理的依據、消防安全管理的原理、消防安全管理的方法、消防安全管理的目標六大方面。
43.B【解析】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的防火巡查至少每2h一次,營業結束時,應當對營業現場進行檢查,消除遺留火種。
44.C【解析】防火檔案的建立必須在進行調查、統計、核實的基礎上認真填寫,并不斷加以完善,消防重點部位的檔案管理要做到“四個一”,即:一制度(消防重點部位防火安全制度)、一表(重點部位工作人員登記表)、一圖(消防重點部位基本情況照片成冊圖)、一計劃(消防重點部位滅火施救計劃)。
45.A【解析】每名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消防安全志愿活動應不少于4h。
46.B【解析】桌面演練是指參演人員利用地圖、沙盤、流程圖、計算機模擬、視頻會議等輔助手段,針對事先假定的演練情景,討論和推演應急決策及現場處置的過程,從而促進相關人員掌握應急預案中所規定的職責和程序,提高指揮決策和協同配合能力。
47.D【解析】施工現場防火技術措施,即施工人員在具有火災危險的場所進行施工作業或實施具有火災危險的工序時,在“人、機、料、環、法”等方面應采取的防火技術措施。
48.C【解析】大型群眾性活動消防安全保衛工作必須堅持的原則是:①以人為本,減少火災;②居安思危,預防為主;③統一領導,分級負責;④依法申報,加強監管;⑤快速反應,協同應對。
49.D【解析】秒表的精度一般在0.1~0.2s,計時誤差主要由啟動、停止計時的人為操作誤差造成。
50.A【解析】在消防電氣檢測中,便攜式紅外測溫儀的測量范圍為一30℃~350℃。
消防工程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消防工程師"
萬題庫消防工程師群:275862769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