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項目成本分析
應該遵循對比分析原則
成本分析的動因緣自“成本成因分析”的動議。項目上肯定要關心成本形成的原因以及帶來的影響程度,對于集散式管理模式下這種關心尤其突出。因此,掌握合適的分析方法對成本管理至關重要,只有掌握合適的分析方法,才能及時發現成本管理問題,才能找出產生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施工項目成本分析與一般問題分析的方法基本相同,應該遵循對比分析的原則,遵循由宏觀到微觀、由全面到重點、由粗到細、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
分析結論是由數據對比得到的,因此,數據對比是分析的基本原則,對比分析要掌握兩方面基本約束:一是比較基準,二是比較內容。
比較基準:財務上一般以時間(月度)為準,對于施工項目成本分析不僅要考慮時間基準,還要考慮施工部位,使成本數據具有可比性。
比較內容:我們已經分析施工項目管理中存在四個層面的數據,即:中標預算數據、施工預算數據、計劃成本數據、實際消耗數據。這些數據之間不同的對比說明不同的問題,在分析時應該根據不同分析要求定義不同的分析報表,用以說明不同的問題。
在分析的時候,要遵循由粗到細、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
1)匯總成本分析表,從費用構成角度看整個項目預算收入和實際成本各項費用金額差異。
2)關注虧損費用項,重點關注大額成本項目,逐一排查盈虧原因。重點關注的大額成本科目包括:分包費用盈虧、鋼筋費用盈虧、商混費用盈虧、周轉料費用盈虧、機械使用費用盈虧、臨設費用盈虧等。
3)對于大額虧損項做量價分析,項目上一般應先做量差分析,列舉鋼筋和商混分析實例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保證預算數據和實際消耗數據在時間和部位上的同步。
比較預算用量和實際用量,找出虧損原因是預算較低還是實際消耗太高。
如果是實際消耗問題,查找計劃、采購、加工、領用各環節是否有問題,如果有問題責成相應人員整改,如果沒問題可能就是預算太低。
如果是預算過低應重新審核預算,并與甲方協商處理。
在量差分析沒有問題的基礎上,如果還有虧損,則要考慮價差問題,要做價差分析,成本價差差額=實際耗量×價差。價差往往不取決于項目部,但項目部要說明成本成因和差額影響,因此,價差分析總是要做的。
總之,在項目成本分析中,主要考慮四個數據的對比分析,即:中標預算、施工預算、計劃成本、實際成本。同時,從量和價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這樣的成本分析結果才有價值,才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