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經濟師(中級)財政稅收輔導:財政支出的效益分析的方法
各種方法適用領域:
對于那些有直接經濟效益的支出項目(如基本建設投資支出),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對于那些只有社會效益、且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國防支出),采用“最低費用”分析法;
對于那些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但其經濟效益難以直接衡量,而其產品可以全部或部分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交通、教育等支出),則采用“公共勞務收費法”來衡量和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益。
應用舉例:
1.考核基本建設投資支出效益時,應采用的方法是()。(05年)
A.最低費用選擇法 B.公共勞務收費法
C.最低成本考核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答案:D
①.“成本—效益”分析法。
基本原理:根據國家所確定的建設目標,提出實現該目標的各種方案,對這些可供選擇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預期成本和全部預期效益,通過計算成本-效益比率,來比較不同項目或方案的效益,選擇最優的支出方案,據此支撥和使用財政資金。
適用領域:財政支出中有關投資性支出項目的分析。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考慮以下幾方面的成本、效益狀況:
(1)實際成本、效益與金融成本、效益;(2)直接成本、效益與間接成本、效益;
(3)有形成本、效益與無形成本、效益;(4)內部成本、效益與外部成本、效益;
(5)中間成本、效益與最終成本、效益等因素。
方法評價:成本—效益分析法對于選擇最優支出方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非常有益。但由于分析過程的復雜性、多面性,該方法的實際運用難度較大,它對政府財政部門以及預算資金使用單位工作人員的素質、技術裝備水平均提出了較嚴格的要求。
②.最低費用選擇法。
含義:最低費用選擇法,是指對每個備選的財政支出方案進行經濟分析時,只計算備選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貨幣計算備選方案支出的社會效益,并以成本最低為擇優的標準。換言之,就是選擇那些使用最少的費用就可以達到財政支出目的的方案。
適用領域:主要適用于軍事、政治、文化、衛生等支出項目。
應用舉例:
1、考核文化支出的效益時,應采用的方法是(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 最低費用選擇法 C公共勞務收費法 D投入產出分析法
答案:B
2.下列項目中,適宜用公共勞務收費法衡量效益的是()
2.下列項目中,適宜用最低費用選擇法衡量效益的是()
A.軍事設施 B.水利設施
C.文化設施 D.義務教育
答案:D
解析:強制義務教育、強制注射疫苗是公共勞務收費法中的免費政策和低價政策。
AC適宜選擇最低收費法衡量效益
B適宜選擇成本-效益分析法衡量效益
③.“公共勞務”收費法。
含義:所謂“公共勞務”是指政府為行使職能而進行的各種工作,包括國防建設、行政工作,道路的建設與維護、城市供水與排水工作、住宅供應與公園的建設與維護等!肮矂趧铡笔召M法,就是通過制定和調整“公共勞務”的價格或收費標準,來改進“公共勞務”的使用狀況,使之達到提高財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特點:它與其他兩種方法的區別在于它是通過制定合理的價格與收費標準,來達到對“公共勞務”有效地節約地使用,而不是對財政支出備選方案的選擇。
內容:對“公共勞務”的定價,一般有四種情況,即免費、低價、平價和高價。
免費和低價政策,可以促進社會成員最大限度地使用這些“公共勞務”使之獲得極大的社會效益。如強制進行義務教育、強制注射疫苗等。
平價政策,可以用收取的費用彌補該項“公共勞務”的人力、物力耗費,一般適用于從全社會的利益來看,無需特別鼓勵使用,又無必要特別加以限制使用的“公共勞務”,如公路、公園、鐵路、醫療等。
高價政策,主要適用于從全社會利益來看必須限制使用的“公共勞務”,實行高價政策既可以達到有效限制使用的目的,又可以提供較多的財政收入。
公共勞務收費法只適用于可以買賣的、適于采用定價收費方法管理的公共服務部門。運用公共勞務收費法還必須制定正確的價格政策,才能達到社會資源最佳分配的目的。
應用舉例:
考核交通、教育支出時,應采用的方法是(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 最低費用選擇法
C公共勞務收費法 D 投入產出分析法
答案:C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