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權益類:
(1)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核算的是企業按照企業章程的規定,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對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資者投入的資本,通過“股本”科目核算。企業收到的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所占的份額的部分,做為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在“資本公積”科目核算,不計入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
(2)資本公積科目核算的是企業取得的資本公積。
(3)盈余公積科目核算的是企業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盈余公積。本科目常用的明細科目包括:
1)法定盈余公積;
2)任意盈余公積;
3)法定公益金。
(4)本年利潤科目核算的是企業本年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
(5)利潤分配科目核算的是企業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和歷年分配(或彌補)后的積存余額。
成本類:
(1)生產成本科目核算的是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
(2)制造費用科目核算的是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3)勞務成本科目核算的是企業對外提供勞務所發生的成本。
損益類:
(1)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核算的是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
(2)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核算的是企業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的收入,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收入。
(3)投資收益科目核算的是企業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4)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的是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罰款凈收入、教育費附加返還等。
(5)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的是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6)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注意:不包括增值稅。
(7)其他業務支出科目核算的是企業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
(8)營業費用科目核算的是企業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以及為銷售本企業的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工資及福利費、類似工資性質的費用、業務費等經營費用。注意:商品流通企業在購買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9)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的是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福利費、辦公費、差旅費、業務招待費、計提的壞帳準備等。
(10)財務費用科目核算的是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注意:為構建固定資產的專門借款所發生的借款費用,在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按規定應予以資本化的部分計入“在建工程”,不計入“財務費用”。
(11)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的是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12)所得稅科目核算的是企業按照規定從本期損益中減去的所得稅
相關推薦:2009會計證考試會計基礎復習要點及經典例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