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制造費用是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車間發生的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勞動保護費及車間管理人員職工薪酬(包括工資、福利費等)等。這些費用企業通過按月設置“制造費用”賬戶將他們歸集在一起,該科目借方登記增加額,增加額是平常每個月的歸集數額;貸方登記減少額,減少額是每個月轉入生產成本的數額,月末轉入“生產成本”賬戶,月末一般無余在生產多種產品的企業,還需要選用一定的分配標準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例5—16
以現金購買車間辦公用品280元。
辦公物品屬于消耗物品,可以視同材料一樣,用盤存辦法確定已耗用的數量和金額記作費用。但它一般為數不大,因此就采用簡略辦法,在購入時直接作為費用處理,該業務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 280
貸:庫存現金 280
插入例5—17
以銀行存款支付6月份車間水電費共為5800元。
水電費屬于車間最常見的間接費用,在支付時直接作為費用處理。
該業務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 5800
貸:銀行存款 5800
(四)完工產品的核算
生產成本明細分類賬將期初在產品成本和本期發生的材料費用、人工費用和和制造費用等生產費用的合計數分情況處理:
(1)在期末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即全部完工)
歸集到某一產品上的生產費用合計數,即為該產品的本月完工產品的制造成本;
(2)在期末產品全部未完工的情況下(即全部在產)
歸集到某一產品上的生產費用合計數,全部為本月在產品的制造成本;
(3)在期末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即部分完工,部分在產)
則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將歸集到某一產品上的生產費用合計數,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
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或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講解-銷售過程的核算
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銷售出去,其價值才會實現。在銷售過程中,企業一方面按照銷售合同的規定出售產品,向客戶收取貨款;另一方面,銷售過程還會發生銷售一定的銷售費用。而且,產品銷售后,還要按照規定計算繳納銷售稅金及附加。將銷售產品的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與銷售收入對比,可以確定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
相關推薦:2009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命題考前預測試卷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