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為年度和中期財務報告。
中期財務報告是指以中期為基礎編制的財務報告,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統稱為中期財務會計報告。
2.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的資料。一套完整的財務報告至少應當括“四表一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附注,中期財務報告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附注。小企業編制的財務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例題1•判斷題】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 )
『正確答案』√
【例題2•多選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 )。
A.資產負債表
B.會計報表附注
C.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D.現金流量表
『正確答案』ABCD
【例題3•多選題】企業財務報表按編報時間不同,分為中期財務報表和年度財務報表。中期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 )。
A.資產負債表
B.利潤表
C.現金流量表
D.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正確答案』ABC
四、財務報表的編制要求
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真實可靠、相關可比、全面完整、編報及時、便于理解,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其基本要求如下:
1.全面完整
企業會計報表應當全面地披露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完整地反映企業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以滿足各有關方面對財務會計信息的需要。不得漏編漏報。
2.真實可靠
如果會計報表所提供的資料不真實或者可靠性很差,則會致使報表使用者作出錯誤的決策。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3.相關可比
企業會計報表所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必須與報表使用者的決策需要相關,滿足報表使用者的需要,并且會計報表各項目的數據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便于報表使用者在不同企業之間及同一企業前后各期之間進行比較。
4.編報及時
企業會計報表所提供的信息資料,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只有及時編制和報送會計報表,才能為使用者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資料。
5.便于理解
可理解性是指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為使用者所理解。因此,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相關推薦:考試吧策劃: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