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核算基礎有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企業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即凡是本期的收入不論是否收到,均應計入本期;凡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即使已經收到,也不應計入本期。凡是本期的費用,不論是否支付,均應計入本期,凡是不屬于本期的費用,即使已經支付,也不應計入本期。
收付實現制則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為標準。
目前,我國行政單位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會計除經營業務可以采用權責發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
例題1.在會計核算中產生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種記賬基礎的會計基本假設是( )。
A.會計主體假設 B.持續經營假設
C.會計分期假設 D.貨幣計量假設
答案:C
例題2.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所有單位都應以權責發生制作為會計核算基礎。( )
答案:錯誤,企業是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但行政單位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
例題3:某公司2008年6月份的有關經濟業務如下:
(1)銷售產品一批,售價40,000元,貨款尚未收回。
(2)預付下半年的財產保險費3600元。
(3)攤銷本月份負擔的報刊費1000元。
(4)支付上月份的水電費2400元。
(5)預收銷貨款30,000元。
(6)收到上月銷售產品的貨款26,000元。
(7)預提本月借款利息400元。
要求:分別按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計算本月份的收入、費用和利潤。
收付實現制:收入=30000+26000=56000
費用=3600+2400=6000
利潤=56000-6000=50000
權責發生制:收入=40000
費用=1000+400=1400
利潤=40000-1400=38600
第四節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一、會計要素的確認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共有六大會計要素。
(一)資產
1.概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特征
a.預期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這是本質特征。
b.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
c.是過去交易或事項形成的,即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是預期的資產。
例題1.下列各項中,符合資產會計要素定義的是()。
A.計劃購買的原材料 B.委托加工物資
C.待處理財產損失 D.預收款項
答案:B
例題2.下列屬于企業資產的有( )。
A.受托代銷商品 B.委托代銷商品
C.經營租入的房屋 D.霉變的商品
答案:B
例題3.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就應確認為企業的一項資產。()
答案:錯誤,還必須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
例題4.對于一項財產物資,企業必須擁有其所有權,才能作為企業的資產予以確認。()
答案:錯誤。
3.分類
a.流動資產:貨幣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債權資產、存貨資產等。
b.非流動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等。
其中:長期股權投資是指企業持有的對其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以及企業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
第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第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等。
需注意的是:判斷一項資產屬于流動資產還是非流動資產,一定要看它是否符合各種資產的定義。比如汽車是固定資產還是流動資產?一般情況下都將其判斷為固定資產,但如果該汽車是為了銷售的,它就是流動資產了。
(二)負債
1.概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