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計算機安全
(一)計算機安全隱患及對策
影響計算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1)系統故障風險,是指由于操作失誤,硬件、軟件、網絡本身呈現故障而導致系統數據喪失甚至癱瘓的風險。
(2)內部職員道德風險,主要指企業內部人員對信息的非法拜訪、改動、泄密和損壞等方面的風險。
(3)系統關聯方道德風險,是指企業關聯方非法侵入企業內部網,以抄襲數據、損壞數據、攪亂某項特定交易或事業等所發生的風險。企業關聯方包括銀行、供給商、客戶等與企業有關聯的單位和個人。
(4)社會道德風險,是指來自社會上的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對企業內部網的非法入侵和破壞。
(5)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蓄意編制的具有自我復制才能并可以制作計算機系統故障的計算機程序。計算機病毒具有隱藏性、沾染性、埋伏性、破壞性的特色。
保障計算機安全的對策有:不斷完美計算機安全立法,不斷創新計算機安全技術,不斷增強計算機系統內部控制與管理。
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仿盛大熱血傳奇私服,增強內部控制和管理是保障會計電算化系統安全的最有效道路。
(二)計算機病毒防備
防備計算機病毒的最有效辦法是切斷病毒的傳布道路,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用非原始啟動軟盤或其他介質領導機器,對原始啟動盤履行寫維護;
(2)不隨意應用外來軟盤或其他介質,對外來軟盤或其他介質必需先檢討,后使用;
(3)做好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的備份,并定期進行數據文件備份,供系統恢復用;
(4)盤算機體系要專機專用,要避免應用其他軟件,如游戲軟件,減少病毒沾染機遇;
(5)接受網上傳送的數據要先檢討,后使用,吸收郵件的計算機要與系統用計算機離開;
(6)定期對計算機進行病毒檢討,對于聯網的計算機應安裝實時檢測病毒軟件,以防止病毒傳入;
(7)如發明有計算機沾染病毒,應立即將該臺計算機從網上撤下,以防止病毒蔓延。
(三)計算機黑客及其防備
計算機黑客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非法進入他人系統的計算機入侵者。防止黑客進入的主要辦法有:
(1)通過制訂相關法律加以束縛;
(2)在網絡中采用防火墻、防黑客軟件等防黑產品;
(3)樹立防黑客掃描和檢測系統,一旦檢測到被黑客攻擊,敏捷作出應對辦法。
相關推薦:突破系列:2010年會計證《電算化》預測卷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