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企業資本性支出發生前,對其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這對于正確核算資本支出,進而發揮資本支出的作用有積極意義。對于具有大量基建工程的企業或者另一些研發支出數額高的知識型企業來說,尤其重要。
會計上所說的資本性支出,是指取得的財產或勞務的效益可給予多個會計期間所發生的支出,即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為取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供長期使用的、經濟壽命將經歷兩個或兩個以上會計期間的資產而發生的支出。會計處理時應先計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即資本化。在隨后其為企業提供效益的期間,按照一定比例轉入當期的成本費用。
核算范圍和開支標準
算資本性支出的賬是指規范資本性支出的核算行為,主要是準確把握資本性支出的核算范圍和開支標準。
會計上判斷資本性支出,一般依據該項支出的效益與屬性。
“支出的效益”是指由于一項支出的發生而產生經濟效益時間的長短。如果一項支出的效益長于一個會計期間,則該項支出屬于資本性支出。以此作為劃分標準所依據的是成本歸屬理論,凡資本性支出應對象化為資產的成本。
“支出的屬性”是指一項支出的發生是否直接歸屬于某項長期資產的取得,是否符合資產的定義。如果一項支出符合資產的定義,則屬于資本性支出。該劃分標準的依據是會計要素的屬性特征和確認條件。
由此可見,以支出的效益作為劃分標準的判斷過程是“資本性支出——資產”,而以支出的屬性作為劃分標準的確認過程則是“資產——資本性支出”最終的結果,兩者是等價的。
資本性支出直接影響到資產、損益等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的客觀性、真實性和準確性,從而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這就要求企業合理確定資本性支出的性質、金額與受益期間,正確歸集和計量資產成本或當期費用。如果無法對資本性支出進行準確確認、計量和報告,可能導致“在建工程”、“無形資產”、“應付賬款”等科目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資產和負債水平;相應地,“研發支出”、“管理費用”以及以后期間的攤銷、折舊額也將背離經濟實質,對公司的經營成果產生時間性差異,最終影響公司對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如果企業將原本應計入資本性支出的計入了當期費用,就會低估當期資產和收益。反過來,則會高估當期資產和收益。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正確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影響其做出正確決策。
如果將企業的研發支出全部沖減當期利潤,企業通常難以承受,就會直接影響企業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的積極性。那么,將企業開發階段支出按一定的條件予以資本化,企業的無形資產就會不斷增加,這就轉變了企業的發展方式,進而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
核算體系
資本支出的核算體系是在充分發揮資本支出核算的積極作用下,對企業已發生的資本支出進行正確核算,進行資本性支出發生前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即事前算賬。
以中國聯通為例,公司從內控角度檢測其資本支出的主要風險點:
其一,按照工程項目的實際付款進度進行工程成本的列支,可能沒有按照權責發生制核算;
其二,工程完工后工程物資不按要求結轉工程成本,剩余工程物資沒有履行再回庫移交手續;
其三,缺乏必要的工程進度管理,部分工程項目暫估入賬、結算、決算編制工作嚴重滯后,造成在建工程暫估轉入固定資產不及時、不準確。
針對資本性支出的重要風險點,公司完善了風險控制措施:
第一,制度化監督執行概預算規定的成本開支及費用控制標準,根據新準則制定的《中國聯通基本會計制度》中“在建工程核算”章節的內容進行了細化補充。按照基建支出的構成——設備投資、建安工程、待攤投資等制定了《基本建設工程支出管理及核算細則》,重點規范了基建支出的核算依據。
第二,落實工程進度管理,業務部門報告工程進度,財務部門據此確認建安工程投資支出。
第三,對于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的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財務部門應依據有關憑證及時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資本性支出。
第四,建立基建工程支出月度對賬制。第五,落實資產暫估標準,有效降低暫估資產與竣工轉固定資產的差異風險。
由此可見,企業資本支出事前算賬,對于正確核算資本支出,進而發揮資本支出的作用有積極意義。對于具有大量基建工程的企業或者另一些研發支出數額高的知識型企業來說,尤其應加強對資本性支出的事前算賬。
企業財會人員應當依照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資產初始確認和計量,做到在資本性支出之前先算賬。這樣,一方面能夠合理減少支出當期的費用、提高會計利潤、增加企業的資產價值,保證會計資料準確地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水平;另一方面也為資本性支出在各會計期間合理計提折舊、攤銷提供了可能,使之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與各期收入配比,正確計算損益。
相關推薦: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考前密卷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