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設置“存貨跌價準備”賬戶對存貨變現損失準備金的提取及存貨出售進行核算。該賬戶是企業存貨的備抵賬戶,企業各類存貨賬戶的余額(賬面實際成本),減去“存貨跌價準備”賬戶余額,即為企業存貨的實際價值。在“存貨跌價準備”總分類賬下,應按有關商品、產成品和自制半成品的種類、名稱、規格和存放地點設置明細分類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一)存貨跌價準備提取的賬務處理現舉例說明存貨跌價準備提取的賬務處理。
【例1】中德合作Y企業的A產品因式樣陳舊,市場滯銷,決定降價出售。2006年年末,按預計售價計算的可變現凈值為3 600元,而其賬面實際成本為4 500元,應提取變現損失準備900元。提取前,“存貨跌價準備——A產品”賬戶的貸方余額為350元,則本年度可提取的存貨變現損失準備為550元(900-350)。提取時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存貨跌價準備——A產品 550
貸:存貨跌價準備——A產品 550
如果在提取前“存貨變現損失準備——A產品”賬戶的貸方余額為1 000元,這表明這批存貨的變現損失準備多提了100元(1 000-900).應將其轉回,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存貨跌價準備——A產品 100
貸:資產減值損失——存貨跌價準備——A產品 100
(二)已提取跌價損失準備的存貨售出的賬務處理已提取變現損失準備的存貨在售出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作為銷售收入入賬,同時,按售出存貨已提的損失準備金額與賬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記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
【例2】上例假定在2007年4月以2 000元的價格售出A產品的50%庫存量,其售出時的會計分錄如下:(假定不考慮增值稅)
(1)收入銷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戶 2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A產品 2 000
(2)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存貨跌價準備——A產品(900×50%) 450
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 (2 250-450)1 8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4 500×50%) 2 250
(三)存貨跌價損失準備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列示企業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的賬面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上作為“存貨”項目的減項填列,以反映存貨的實際價值。
【例3】上例中2007年各項存貨的賬面實際成本為262 400元,“存貨跌價準備”的期末余額為2 400元,則其在資產負債表上應作如下反映:
資產負債表(部分項目)
××企業 金額單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