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會計職業道德
一、關于道德
概念 |
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以法律為保障并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持的,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
二、關于職業道德
概念 |
1.狹義的: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一定職業特征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
本質表現 |
1.是社會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社會主義社會以公有制為主體,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2.是職業活動對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與職業活動的要求密切相關 |
特征 |
1、職業性 2、實踐性 3、繼承性 |
主要內容 |
1、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礎,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所倡導的首要規范) |
三、關于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法》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
概念 |
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活動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
主要內容(《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
(1)愛崗敬業。①正確認識會計職業,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最基本要求,首要要求); |
與會計法律制度的 關系 |
1、聯系:①作用上相互補充、相互依托②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③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④實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
(一)概念:是指為了促使會計人員正確地履行會計職能而對其施行有目的、有組織、有系統的道德教育活動(包括:潛在的、上崗前的、在崗的)。 |
檢查 |
※※會計職業道德檢查和獎懲機制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運用(經濟、法律、行政、自律)等綜合治理手段予以實現。 用假學歷、假證書騙證的 1、未按規注冊、調轉登記的持證人員
|
建組 |
(1)財政部門組織和推動建設(2)會計職業組織建行業自律機制和獎懲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