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實現以“誠信”為核心的會計職業道德目標,必須要多管齊下,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從而有利于逐步培養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情感,樹立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使會計職業健康發展。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形式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一)接受教育
接受教育即外在教育,是指通過學校或培訓單位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以職業責任、職業義務為核心內容的正面灌輸,以規范其職業行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教育。接受教育具有導向作用,行業部門或行業協會通常是職業道德教育的組織者,由其對從業人員開展正面職業道德教育和灌輸;接受教育是一種被動學習、被動授受教育。
(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內在教育是從業人員自我學習、自我改造、自身道德修養的行為活動。自我教育是把外在的職業道德的要求,逐步轉變為會計從業人員內在的職業道德情感、職業道德意志和職業道德信念。要大力提倡和引導會計人員自我教育,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地加強職業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從而實現道德境界的升華。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內容
(一)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教育
就是在社會上廣泛宣傳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常識,使廣大會計人員懂得什么是會計職業道德,了解會計職業道德對社會經濟秩序、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以及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將受到的懲戒和處罰。并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媒介,表彰堅持原則、德才兼備會計人員,鞭笞違法違紀的會計行為。形成遵守職業道德光榮,違反職業道德可恥的社會氛圍。
(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教育
就是指對會計人員開展以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為內容的教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等。這是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應貫穿于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始終。
(三)會計職業道德警示教育
就是指通過開展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和對違法會計行為典型案例的討論和剖析,給會計人員以啟發和警示,從而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會計人員辨別是非的能力。
(四)其他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教育
其他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教育包括:形勢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