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業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是反映會計要素之間平衡關系的計算公式。
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期末余額,不算會計等式。
(一)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最終都是來源于所有者的投入和從債權人借入的資金以及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效益,即分別來源和歸屬于所有者或投資人和債權人。歸屬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權益;歸屬于債權人的部分形成負債(即債權************益)。資產表明的是資源在企業存在、分布的形態(資金占用),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則表明了資源取得和形式的渠道(資金來源)。
資產與權益之間的恒等關系,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或(稱會計平衡公式)。它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企業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經濟業務的發生,所引起的會計要素變化,可歸納為以下4種(教材為9種,即細分,理解)
(1)某個要素內部一增一減;
(2)等式左右同增;
(3)等式左右同減;
(4) 等式右邊一增一減。
(二)收入-費用=利潤
此處所指收入、費用均為廣義的概念。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收入不包括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固定資產盤盈、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等(營業外收入),費用也不包括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自然災害損失(營業外支出),所以,收入減去費用,并經過調整后,即考慮利得和損失,才等于利潤。
收入、費用和利潤之間的上述關系,是企業編制利潤表的基礎。
(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與(收入-費用=利潤)的關系,即兩張基礎報表的勾稽關系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
=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資產負債表
2008年3月31日 單位:萬元
利潤表
2008年3月 單位:萬元
財務狀況表現企業一定日期資產的來源與占用情況,反映一定日期的資產的存量情況。經營成果則表現企業一定期間凈資產增加(或減少)情況,反映一定期間的增量(或減量),即變量。企業的經營成果最終要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實現利潤,將使企業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企業發生虧損,將使企業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
【例13·單選題】針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收入-費用)”這一等式,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
A.將會計六項要素有機結合起來
B.完整地反映了企業的資金運動過程
C.揭示了資產負債表要素和利潤表要素相互之間的聯系和依存關系
D.揭示了收益質量的高低
[答案]D
(四)現金流入-現金流出=現金凈流量
現金流量指企業現金流動的數量,即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量和流出量。企業的現金流量產生于不同的來源,也有不同的用途,如工業企業可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回現金,通過向銀行借款收到現金等;為生產產品購買原材料、固定資產需要支付現金,職工工資也需要用現金進行支付等。現金凈流量是指現金流入與流出的差額,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如果是正數,則為凈流入;如果是負數,則為凈流出。反映現金流量的會計等式為:
現金流入-現金流出=現金凈流量
這一平衡式表明企業現金流入、現金流出的動向和結果,是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基礎。一般來說,現金流入大于現金流出反映了企業現金流量的積極現象和趨勢。現金流量信息能夠表明企業經營狀況是否良好,資金是否緊缺,企業償付能力的大小等,從而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等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