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構成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3.所有者權益與資產的關系
所有者權益與負債共同構成企業全部資產的來源,但二者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但必須注意,所有者權益與企業特定的、具體的資產并無直接關系,它并不與企業任何具體的資產項目發生對應關系。所有者權益只是在整體上、在抽象的意義上與企業的資產保持數量關系。(判斷)
【例33】(單項選擇題)所有者權益從數量上看,是( )的余額。
A.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
B.長期資產減去長期負債
C.全部資產減去流動負債
D.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
[答案]D
【例34】(單項選擇題)投資人投入的資金和債權人投入的資金,投入企業后,形成企業的( )。
A.成本 B.所有者權益
C.資產 D.負債
[答案]C
【例35】(判斷題)所有者權益與企業特定的、具體的資產并無直接關系,不與企業任何具體的資產項目發生對應關系。( )
[答案]對
(四)收入
1.定義: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要點1:收入是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形成,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它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或兩者兼而有之,最終會導致企業所有權益的增加。(多選)
要點2:但是,并非所有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增加都是企業的收入。(投資)
2.分類
按照企業經營業務的主次,可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例36】(單項選擇題)《企業會計準則—收入》規定,企業的日常經營收入不包括( )。
A.銷售商品的收入
B.提供勞務的收入
C.因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取得的收入
D.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
[答案]D
【例37】(判斷題)收入的特點之一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總流入,所以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流入均不構成收入。 ( )
[答案]對
(五)費用
1.定義: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2.分類
費用按其經濟用途不同,可以分為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
生產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費用,即產品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發生的不能直接計入產品生產成本而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3.費用與成本聯系、區別
聯系主要表現在: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而言所發生的費用,是按照產品品種等成本計算對象對當期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而形成的。
區別主要表現在: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系,而與生產哪一種產品無關;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相聯系,而不論發生在哪一個會計期間。
企業的產品銷售后,其生產成本就轉化為銷售當期的費用,稱為產品銷售成本或主營業務成本。
【例38】(判斷題)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系,而與生產哪一種產品無關。( )
[答案]對
(六)利潤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1.與所有者權益的關系:
利潤的實現表現為所有者權益增加,而虧損的發生則表現為所有者權益減少。
2.構成: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的利潤一般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利潤=日常+非日常活動
=營業利潤+非營業利潤
收入減去費用,并經過調整后才等于利潤。
利潤金額取決于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判斷)
【例39】(判斷題)利潤是收入與成本配比相抵后的差額,是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 )
[答案]×
注:
利得:非日常活動
損失:非日常活動
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接受捐贈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