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會計賬簿
本章主要要點:會計賬簿的概念,會計賬簿與賬戶的關系,賬簿的分類;會計賬簿的基本內容,啟用,記賬規則;各種會計賬簿的格式和登記方法;對賬;錯賬更正;結賬;會計賬簿的更換與保管。
第一節 會計賬簿的概念和種類
一、會計賬簿的概念和意義(了解)
會計賬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賬頁組成的,以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系統、連續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
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和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賬簿,以便系統地歸納會計信息,全面、系統、連續地核算和監督單位的經濟活動及其財務收支情況。
設置和登記賬簿,是編制會計報表的基礎,是連接會計憑證與會計報表的中間環節,在會計核算中具有重要意義。
1.可以記載、儲存會計信息。
2.可以分類、匯總會計信息。
按其不同性質加以歸類,整理和匯總,以便全面、系統、連續和分類地提供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情況,及時提供各方面所需要的總括會計信息,為管理決策提供信息。
3可以檢查、校正會計信息。
與實存數進行核對,來檢查財產物資是否妥善保管,賬實是否相符。
4.可以編報、輸出會計信息。
二、會計賬簿與賬戶的關系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賬戶存在于賬簿之中,賬簿中的每一賬頁就是賬戶的存在形式和載體,沒有賬簿,賬戶就無法存在;賬簿序時、分類地記載經濟業務,是在個別賬戶中完成的。因此,賬簿只是一個外在形式,賬戶才是它的真實內容。賬簿與賬戶的關系,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
三、會計賬簿的分類(注意交叉記憶)
賬簿一般可以按其用途、賬頁格式和外形特征3種標準進行劃分。
(一)會計賬簿按用途分類
賬簿按其用途不同,可分為序時賬簿、分類賬簿和備查賬簿三種。
1.序時賬簿。
序時賬簿又稱日記賬,是按照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間的先后順序逐日逐筆進行登記的賬簿。
序時賬簿通常有兩種:
(1)普通日記賬,是用來登記全部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的賬簿;
(2)特種日記賬,是用來登記某一類經濟業務發生情況的賬簿。
在我國,大多數單位一般只設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2.分類賬簿。
分類賬簿是對全部經濟業務事項按照會計要素的具體類別而設置的分類賬戶進行登記的賬簿。
按照分類的概括程度不同,又分為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兩種。
(1)總分類賬簿,是按照總分類賬戶分類登記經濟業務事項的賬簿,簡稱總賬。
(2)明細分類賬簿,是按照明細分類賬戶分類登記經濟業務事項的賬簿,簡稱明細賬。
明細分類賬是對總分類賬的補充和具體化,并受總分類賬的控制和統馭。
分類賬簿提供的核算信息是編制會計報表的主要依據。
3.備查賬簿。
備查賬簿簡稱備查簿,是對某些在序時賬簿和分類賬簿等主要賬簿中都不予登記或登記不夠詳細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補充登記時使用的賬簿。例如,租入固定資產登記簿、受托加工材料登記簿、代銷商品登記簿、應收(付)票據備查簿等。備查賬簿可以由各單位根據需要進行設置。
備查賬簿與序時賬簿和分類賬簿相比,存在兩點不同之處:一是登記依據可能不需要記賬憑證,甚至不需要一般意義上的原始憑證;二是賬簿的格式和登記方法不同,備查賬簿的主要欄目不記錄金額,它更注重用文字來表述某項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即無固定格式。
(二)會計賬簿按賬頁格式分類(金額列不同;適用范圍較重要)
按賬頁格式的不同,賬簿可以分為兩欄式、三欄式、多欄式和數量金額式、橫線登記式賬簿。
1.兩欄式賬簿,是指只有借方和貸方兩個基本金額欄目的賬簿。
普通日記賬和轉賬日記賬一般采用兩欄式。
2.三欄式賬簿,是設有借方、貸方和余額三個基本欄目的賬簿。
各種日記賬、總分類賬以及資本、債權、債務明細賬都可采用三欄式賬簿。
三欄式賬簿又分為設對科目和不設對科目兩種。區別是在摘要欄和借方科目之間是否有一欄“對方科目”。設有“對方科目”欄的,稱為設對方的科目的三欄式賬簿;不設有“對方科目”欄的,稱為不設對科目的三欄式賬簿。
3.多欄式賬簿,是在賬簿的兩個基本欄目借方和貸方按需要分設若干專欄的賬簿。 收入、成本、費用、利潤和利潤分配明細賬一般均采用這種格式的賬簿。
4.數量金額式賬簿,是在借方、貸方和余額三個欄目內,都分設數量、單價和金額三小欄,借以反映財產物資的實物數量和價值量。如原材料、庫存商品、產成品等存貨明細賬一般都采用數量金額式賬簿。
5.橫線登記式賬簿。橫線登記式賬簿是指在其賬頁借方和貸方內,根據需要分設若干欄次,在賬頁借貸兩方的同一行內記錄某一項經濟業務自始至終的所有事項的賬簿。它主要適用于需要逐筆結算的經濟業務的明細賬,如物資采購明細賬、備用金明細賬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