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納稅申報
1.納稅申報的概念
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申報期限內就納稅事項向稅務機關書面申報的一種法定手續。納稅申報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界定納稅人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是稅務機關辦理征收業務、核實應征稅款、開具納稅憑證的重要制度。
2.納稅申報的對象
(1)依法已向國家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
主要包括:各項收入均應當納稅的納稅人,按稅收法律規定,全部或部分產品、項目或者稅種享受減稅、免稅照顧的納稅人;當期營業額未達到起征點或沒有營業收入的納稅人,實行定期定額納稅的納稅人;應當向國家稅務機關繳納企業所得稅以及其他稅種的納稅人。
(2)按規定不需向國家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以及應當辦理而來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
主要包括.臨時取得應稅收入或發生應稅行為的納稅人和只繳納個人所得稅或車船使用稅的納稅人。比如,武漢市李某有兩套住房,其中一套舊房閑置不住,于是李某把其租給張某租期一年,租金3萬元。租賃合同簽訂后,李某和張某到當地房管部門辦理了登記手續,但二人都沒有按時辦理印花稅的納稅申報手續。按《稅收征管法》規定,李某和張某此時都構成了臨時發生應稅行為的納稅人.在發生納稅義務后,應及時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3)扣繳義務人和國家稅務機關確定的委托代征人。
3.納稅申報的內容及未按規定申報的處罰
納稅人在納稅期內沒有應納稅款的,也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準,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延期繳納稅款、欠稅、滯納金等。
另外,在申報期內無論有無收入都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如實填報申報表并附送有關資料。納稅人未按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稅務機關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享受減、免稅待遇的,在減、免稅期間也應辦理納稅申報。
4.納稅申報的要求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根據不同情況相應報送下列有關證件、資料:
(1)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
(2)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
(3)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
(4)境內或者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
(5)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凡已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無正當理由連續3個月未向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的,稅務機關應當派人進行實地檢查,查無下落并且無法強制其履行納稅義務的,稅務機關應當發出公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暫停其稅務登記證件、發票領購簿和發票的使用.同時制作非正常戶認定書,存入納稅人檔案。納稅人被列為非正常戶超過1年的,稅務機關可以注銷其稅務登記。但是,其應納稅款的追征按《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執行。
5.納稅申報的方式
1)直接申報,也稱上門申報。是指納稅人自行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直接申報,即上門申報。納稅人自行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根據申報的地點不同,直接申報又可分為直接到辦稅服務廳申報、到巡回征收點申報和到代征點申報三種。直接申報是一種傳統申報方式。
2)郵寄申報。
郵寄申報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判斷)
3)數據電文申報。
數據電文申報,即納稅人經由電子手段、光學手段或者類似手段生成、儲存或傳遞的信息。這些手段目前包括電話語音、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電報、電傳和網絡傳輸等等。目前納稅人采用的網上申報,就是數據電文申報方式的一種形式。
其申報日期以稅務機關計算機網絡系統收到該數據電文的時間為準。
4)其他申報方式。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納稅人可以實行簡易申報、簡并征期的申報方式。(多選)
實行定期定額繳納稅款的納稅人,可以實行簡易申報、簡并征期等納稅申報方式。“簡易申報”是指實行定期定額繳納稅款的納稅人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期限內或者稅務機關依據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視同申報;“簡并征期”是指實行定期定額繳納稅款的納稅人,經稅務機關批準,可以采取將納稅期限合并為按季、半年、年的方式繳納稅款。
【例題·多選題】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 )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A.記賬憑證
B.會計賬簿
C.納稅申報表
D.財務會計報表
[答案]CD
【例題·判斷題】當月沒有收入的單位在規定的納稅期限內也必須進行納稅申報。( )
[答案]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