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會計職業道德的檢查與獎懲
一、財政部門對會計職業道德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的途徑主要有:
(一)將會計法執法檢查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
(二)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注冊登記管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對下列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1)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
(2)工作單位、學歷、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或者職稱變更情況;
(3)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并注冊登記情況;
(4)持證人員遵守財經紀律、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情況。
(三)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評、聘用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
二、會計行業組織對會計職業道德進行自律管理與約束。
在我國,目前主要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作為注冊會計師的行業自律組織。
三、依據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建立激勵機制,對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情況進行考核和獎懲。
我國會計人員表彰制度早在1963年就已制度化。1963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會計人員職權試行條例》,確立了會計人員獎懲制度,規定:“凡是工作積極負責,奉公守法,厲行節約,保護國家財產,如實反映情況,完成任務有顯著成績的,給予表揚或獎勵!1985年1月,新中國第一部《會計法》規定:“對認真執行本法,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做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贝撕螅斦慷啻谓M織全國先進財會工作集體和先進會計工作者評選表彰活動,充分調動了廣大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和開拓創新精神,樹立了可信、可學的楷模,廣大會計人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推動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活動。
四、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情節嚴重的,由財政部門吊銷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法律也有牙齒,必要時也會咬人!币試业膹娭屏楸U系慕∪臅嫹ㄒ幨切纬闪己玫臅嬄殬I道德環境的基本保證。
會計人員違反《會計法》所列的行為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行為,包括: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私設會計賬簿,未按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不符合規定以未經核審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賬或登賬不符合規定,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依據不一致,未按規定使用記錄文字或記賬本位幣,未按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其毀損、滅失,未按規定建立和實施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拒絕依法實施會計監督,不向依法實施的外部監督者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等等。
(2)偽造和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的行為。
(3)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的行為等。
會計人員如果有上述違法行為,且情節嚴重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依法吊銷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二十四條規定:“財政部門、業務主管部門和各單位應當定期檢查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并作為會計人員晉升、晉級、聘任專業職務,表彰獎勵的重要考核依據。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由所在單位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由會計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發證機關吊銷其會計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制度的有效施行,要靠獎懲來保證。賞罰結合可以帶來雙重的激勵效果。在對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先進人物進行表彰的同時,也要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進行懲戒。二者雙管齊下,才能為會計職業道德體系的完善提供有力保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