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一、會計要素的確認
(一)會計要素的概念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對會計核算對象(資金運動)的具體化。
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六大會計要素。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表現資金運動的相對靜止狀態,即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表現資金運動的顯著變動狀態,即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二)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財務狀況是指企業一定日期的資產及權益情況,是資金運動相對靜止狀態的表現。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以下三項:
1.資產
(1)概念: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資產具有三個特征:
①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即指資產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注:現金指庫存現金及可以隨時支付的存款;現金等價物通常包括3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券投資。(現作為知識面擴充,將來職稱或注會要求掌握)
資產預期能否會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資產的重要特征。如果某一資產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那么就不能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前期已經確認為資產的項目,如果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也不能再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例如,3月8日銷售貨物,價款30萬元,對方沒給錢。那我們就確認應收賬款增加30萬元。到年底出報告時需要對這30萬元債權進行檢查。假如發現最多能收回20萬元,也就是有10萬元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大,此時要計提壞賬準備10萬元作為資產減值損失,即這10萬元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要將其從債權中減掉。
、谫Y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擁有是指擁有此項資源的所有權。通常判斷資產屬于誰,所有權是考慮的首要因素。
但對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資產,企業雖對其不擁有所有權,卻能夠實際控制,也應當確認為企業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圪Y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例如購貨意愿或者計劃,不能確認為資產。
(3)分類
按其流動性,資產通常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5種。
(4)確認條件
應該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倥c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還必須是很可能流入企業;
、诓⑶以撡Y源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2.負債
(1)概念: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切記,非現實義務)
(2)特征:
、儇搨瞧髽I承擔的現時義務。它是負債的一個基本特征。
、谪搨A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這也是負債的一個本質特征。
、圬搨怯善髽I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未來發生的承諾、簽訂的合同或借款意向書,不形成企業的負債。
(3)分類
按其流動性不同,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4)確認條件
應該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倥c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谖磥砹鞒龅慕洕娴慕痤~能夠可靠地計量。
3.所有者權益
(1)概念: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即凈資產。
(2)特征:
、俪前l生減資、清算或分派現金股利,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
、谥挥星鍍斄怂械膫鶆蘸螅趴梢园咽S嗟馁Y產分給所有者;
③所有者能夠參與利潤分配。
(3)企業資金來源:一個是債權人,一個是所有者。
(4)分類
按其構成不同,分為股本(或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利得、損失有的計入所有者權益,并入資產負債表;有的計入營業外收支,并入利潤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