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會計職業道德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與本質
(一)概念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守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系的手段。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二)本質
1.階級性——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是為一定階級的利益服務的。
2.實踐性
3.廣泛的社會性——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為政府機關、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會計信息,而且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是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而質量的保證又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必須遵守會計執業行為的基本準則。
【例題1·多選題】會計職業道德的本質主要包括( )。
A.階級性
B.繼承性
C.實踐性
D.社會性
【答案】ACD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
1.萌芽,起源于西周時期。
2.形成與發展
3.形成和發展的因素
(1)重要因素:
第一,生產力的發展和獨立會計職業的出現,是會計職業道德產生的歷史條件;
第二,會計職業活動是會計職業道德產生和發展的實踐基礎。
【例題2·判斷題】會計職業活動是會計職業道德產生和發展的實踐基礎。( )
【答案】√
(2)具體影響因素
、俳洕l展水平。
②會計的職能作用。
、蹠嬄殬I關系。
會計職業關系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調整對象,
會計職業關系是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在從事會計職業活動中與本單位內外部產生的各種經濟關系。
【例題3·多選題】會計職業道德的產生、發展和完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具體影響因素有( )。
A.經濟發展水平
B.會計的職能作用
C.會計職業關系
D.會計職業規范
【答案】ABC
三、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
(一)自覺性與強制性相結合
我國的《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都規定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和要求。
(二)會計活動與社會公眾利益密切相關
在會計職業活動中,發生道德沖突時要堅持準則,把社會公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時效性與程序性相結合的原則
決不能因追求效率而忽視質量,必須按照會計的程序規范地進行會計核算,辦理會計業務。例如,對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理、資金調度等的監督就必須依照《會計法》的規定,按章辦事,有程序地進行,不能因強調速度而忽視其中必要的監督環節,否則出錯率極高,并可能導致本單位和社會公眾經濟利益的重大損失。
【例題4·單選題】對會計工作既要講究效率,又要重視質量,體現了會計職業道德( )的特征。
A.自覺性與強制性相結合
B.規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C.時效性與程序性相結合
D.實踐性與滲透性相結合
【答案】C
四、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
1.指導功能。
2.評價功能。
是否嚴格遵循會計職業道德是衡量會計工作好與差的重要標準之一,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從會計職業道德的角度來規范約束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評價會計的優劣,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功能。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的高低是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體現。
4.補充功能。
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