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會計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一、會計法規
會計法律涵蓋了整個會計領域,是制定會計領域其他法規、制度的依據和準繩,會計法規是會計法律的重要補充和某些指導原則的具體化,會計部門規章是會計法律的具體實施規則,它們共同構成了會計人員執業所必須遵循的會計法規體系。
會計法規的加強并不意味著會計職業道德作用的削弱,二者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注意判斷)
二、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聯系
(一)目標、調整對象和職責的同一性
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律制度一樣,都是由社會經濟關系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都是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兩者有共同的目標。此外,會計法律制度所規定的會計行為規范,也是社會主義會計職業道德所倡導的行為;會計法律制度所禁止的行為也是社會主義會計職業道德所譴責的行為。
(二)內容與地位的相互作用
最初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為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后來制定的會計法規制度補充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
【例題1·多選題】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相互作用表現( )。
A.道德是法律堅實基礎
B.道德是法律前提條件
C.法律是道德有力保證
D.法律是道德行為規范
【答案】AC
(三)實施過程中的相互作用
一般來說,統治階級總是一方面用自己的道德為其法律辯護;另一方面又用法律來推行和維護自己的道德。
【例題2·多選題】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聯系主要有( )。
A.目標、調整對象和職責的同一性
B.內容和地位的相互作用
C.實施保障機制的統一性
D.實施過程中的相互作用
【答案】ABD
三、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區別
(一)性質上的區別
會計法律制度,體現了國家統治階級在會計活動中的愿望和意志,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是約束和調整會計從業人員的最基本的要求。
而會計職業道德,很多來自職業習慣和約定俗成,體現了很強的自律性。
(二)層次上的區別
會計法律制度的各種規定是會計職業關系得以維系的最基本條件,是對會計從業人員行為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會計職業道德則是對會計人員行為最高標準的行為規范,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在會計職業活動的實踐中,違反會計法規的行為必定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而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不一定違反會計法規。
【例題3·判斷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行為,也一定是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要求的行為。( )
【答案】√
(三)表現方法上的區別
會計法律制度的表現方法是用具體、正式的文字明確規定的法令、條例,帶有明顯的強制性,一般表現為禁止性規范和命令性規范。
而會計職業道德的表現方法既有明確的成文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
(四)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依靠規定的制裁和審判機關,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道德評價及自覺遵守來實現,有一些也會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四、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相互作用
(一)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的堅實基礎
會計職業道德可以大大提高會計法律制度的作用和威力,成為會計法律制度的堅實基礎。
(二)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有力保證
會計職業道德中的基本行為規范需要會計法律規范予以保障。同時,會計法規與其他法律一起嚴肅有力地打擊經濟犯罪活動,顯示法律的威力,同時有助于對廣大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會計職業道德輿論的開展和效果的提高。
【例題4·多選題】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相互作用表現為( )。
A.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有力保證
B.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的堅實基礎
C.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根本要求
D.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的表現形式
【答案】A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