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一、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要求
(一)分析賬實不符的原因和性質,提出處理建議
一般來說,個人造成的損失,應由個人賠償;因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損失,應作為管理費用入賬;因自然災害造成的非常損失,列入營業外支出。
(二)積極處理多余積壓財產,清理往來款項
(三)總結經驗教訓,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四)及時調整賬簿記錄,保證賬實相符
二、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步驟
一般情況下,企業財產清查結果的會計處理步驟分為三步:
(1)將已查明屬實的資產(不含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和毀損金額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盤盈固定資產不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核算,而應作為前期差錯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
(2)查明資產差異原因,落實經濟責任,將相關情況報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
(3)根據上述相關機構批準結果,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分別進行會計處理。
上述前兩步為審批前的會計處理,后一步為審批后的會計處理。
三、財產清查結果的會計處理方法
1、資產盤盈
盤盈時(批準前):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注意:盤盈固定資產不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
批準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存貨盤盈)
營業外收入(庫存現金盤盈)
【例7-2】某公司在財產清查中盤盈A材料2000千克,實際單位成本120元,經查明屬于材料收發計量方面的錯誤。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1)批準處理前。
借:原材料 240 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240 000
(2)批準處理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240 000
貸:管理費用 240 000
【例7-3】ABC公司2010年6月30日對該公司全部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發現盤盈一臺六成新機器設備,該設備市場同類產品價格為160 000元。該公司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并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
該公司會計處理為:
(1)批準處理前。
借:固定資產 160 000
貸:累計折舊 64 000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60 000×60%) 96 000
(2)批準處理后。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4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96 000×25%) 24 0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96 000-24 000) 72 000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72 000×10%) 72 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64 800
2、資產盤虧、毀損
盤虧時(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
批準后:
借:原材料(收回殘料價值)
其他應收款(應收的保險賠償或過失人賠償數)
管理費用(屬于一般經營損失造成的凈損失)
營業外支出(屬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凈損失;固定資產盤虧)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例7-4】2010年12月31日,乙企業對N原材料進行盤點,發現盤虧200千克,實際單位成本2.20元。經查屬于計量和管理不善方面的差錯。其中,屬于自然損耗產生的定額內合理損失為40元;應由報關員張某賠償150元;屬于保險公司責任范圍,應由保險公司賠償100元;余額計入管理費用。會計分錄如下(不考慮相關費用):
(1)批準處理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440
貸:原材料 440
(2)批準處理后。
借:其他應收款——張某 150
——保險公司 100
管理費用 19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44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