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與修養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一)含義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指為了促使會計人員正確履行會計職能,而對其施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道德教育活動。它通過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會計職業道德觀念灌輸到會計人員的頭腦中,逐漸培養其職業道德情感。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1.職業道德觀念教育。
職業道德觀念教育就是在社會上廣泛宣傳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常識,使廣大會計人員懂得什么是會計職業道德,了解會計職業道德對社會經濟秩序、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以及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將受到的懲戒和處罰。
并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媒介,表彰先進,督促落后。形成遵守職業道德光榮,違反職業道德可恥的社會氛圍,樹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
2.職業道德規范教育。
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是指對會計人員開展以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為內容的教育。
3.職業道德警示教育。
職業道德警示教育是指通過開展對違法會計行為典型案例的討論,給會計人員以啟發和警示。從而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會計人員辨別是非的能力。
(三)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途徑
1.崗前職業道德教育
包括會計專業學歷教育及獲取會計從業資格中的職業道德教育。教育的側重點應放在職業觀念、職業情感及職業規范等方面。
(1)會計學歷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
(2)獲取會計從業資格中的職業道德教育。
2.崗位職業道德繼續教育
崗位職業道德繼續教育是對已進入會計職業的會計人員進行的繼續教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強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整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始終。在不同的階段,道德教育的內容和側重點應有所不同。
就現階段而言,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形勢教育。(2)品德教育。(3)法制教育。
二、會計職業道德修養
(一)含義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是人們依照會計職業道德原則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動。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二)環節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環節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為等方面的修養。這四個環節相互聯系,不可或缺,形成一個完整的修養過程。
1.形成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認知
提高對所從事職業的社會道德價值的認知,是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前提。會計職業道德認知,主要是指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準則及其意義的理解和掌握。它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概念的掌握;第二,對會計職業道德判斷能力的提高。
2.培養高尚的會計職業道德情感
職業自豪感、榮譽感、責任感、幸福感等等
3.樹立堅定的會計職業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職業道德修養的核心內容。
4.養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
會計職業道德的修養不僅包括道德意識方面的修養,也包括道德行為方面的修養。
(三)方法
1.不斷地進行“內省”
“內省”就是會計人員通過反思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缺點,不斷摒除雜念,嚴于自我剖析,敢于做到是非觀、價值觀、知行觀的自我斗爭,逐步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會計人員對自己所做的會計工作要進行自我批評、自我解剖,用會計職業道德這面鏡子對照檢查,認真找出自己的缺點、差距,并通過主觀努力來加以改正,使自己的行為納入職業道德規范和要求的軌道,用自我批評的方法來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
2.要提倡“慎獨”精神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在于做到“慎獨”。
慎獨就是在單獨處事、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仍能堅持自覺地按照道德準則去辦事,不做任何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慎獨的前提是堅定的職業信念和職業良心,其基本特征是以高度自覺性為前提,通過自我約束、自我監督,可以更好地培養、鍛煉堅強的職業道德信念和意志。
3.虛心向先進人物學習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要樹立榜樣,大力宣傳先進會計人員的事跡,將先進會計人員的事跡提煉成職業化要求,引導會計人員向先進人物看齊,把會計職業道德觀念和道德標準具體化、人格化,增強其感染力。
【擴展】關于自我修養方法的另一種概括
(1)自我解剖法。即會計人員要進行自我批評,自我解剖,用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這面鏡子對照檢查,使自己的行為納入職業道德規范的軌道。同時,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對待別人的批評,要態度誠懇,虛心接受。
(2)自重自省法。
(3)自警自勵法。自警就是要隨時警醒自己,告誡自己,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自勵就是要以崇高的會計職業道德理想、信念激勵自己,忠實履行自己的神圣職責。
(4)自律慎獨法。慎獨就是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仍能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去行事,堅持準則,不做任何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是以高度自覺性為前提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