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會計報表
第一節 會計報表的作用、種類和編制要求
一、會計報表的作用
企業、行政、事業等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經過日常的會計核算,已在賬簿中序時、連續、系統地作了歸集和記錄。但這些核算資料是分散地反映在各個賬戶之中,不能集中地、總括地、一目了然地反映企業、行政、事業等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全貌,為了滿足經營管理的需要,須將日常核算資料按照科學的方法和一定的指標定期進行系統的整理,以特定的表式全面綜合地反映企業整個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狀況。
會計報表是通過整理、匯總日常會計核算資料而定期編制的,用來集中、總括地反映企業單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以及某一特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書面報告。編制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的又一種專門方法,也是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會計報表所提供的指標,比其他會計資料提供的信息更為綜合、系統和全面地反映企業和行政、事業等單位的經濟活動的情況和結果。因此會計報表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本身及其主管部門,對企業的債權人和投資者,以及財稅、銀行、審計等部門來說,都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經濟資料。會計報表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報表所提供的資料,可以幫助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分析檢查企業的經濟活動是否符合制度規定;考核企業資金、成本、利潤等計劃指標的完成程度;分析評價經營管理中的成績和缺點,采取措施,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運用會計報表的資料和其他資料進行分析,為編制下期計劃提供依據。同時,通過會計報表,把會計經營情況和結果向職工交底,以便進行監督,進一步發揮職工群眾主人翁作用,從各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促進企業增產節約措施的落實。
2.單位主管部門,利用會計報表,考核所屬單位的業績以及各項經濟政策貫徹執行情況,并通過各單位同類指標的對比分析,可及時總結成績,推廣先進經驗;對所發現的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克服薄弱環節;同時,通過報表逐級匯總所提供的資料,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反映國民經濟計劃的執行情況,為國家宏觀管理提供依據。 3.財政、稅務、銀行和審計部門利用會計報表所提供的資料,可以了解企業資金的籌集運用是否合理、檢查企業稅收、利潤計劃的完成與解繳情況以及有無違反稅法和財經紀律的現象,更好地發揮財政、稅收的監督職能;銀行部門可以考查企業流動資金的利用情況,分析企業銀行借款的物資保證程度,研究企業流動資金的正常需要量,了解銀行借款的歸還以及信貸紀律的執行情況,充分發揮銀行經濟監督和經濟杠桿作用;審計部門可以利用會計報表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及財經政策、法令和紀律執行情況,從而為進行財務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提供必要的資料。
4.企業的投資、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群體需利用會計報表所提供的企業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作為投資、貸款和交易的決策依據。行政、事業等單位的會計報表,可以總括反映預算資金收支情況和預算執行的結果,以便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工作,提高單位的管理水平,并為編制下期預算提供必要的資料。
二、會計報表的種類
不同性質的經濟單位由于會計核算的內容不一樣,經濟管理的要求及其所編制會計報表的種類也不盡相同。就企業而言,其所編制的會計報表也可按不同的標志劃分為不同的類別。
(一)按照會計報表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分類
按會計報表反映的經濟內容分為四種類型:
1.反映一定日期企業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等財務狀況的報表,如資產負債表。
2.反映一定時期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如利潤表。
3.反映一定時期企業構成所有者權益的各組成部分的增減變動情況的報表,如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4.反映一定時期內企業財務狀況變動情況的會計報表,如現金流量表。
以上四類報表可以劃分為靜態報表和動態報表,前者為資產負債表,后者為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
(二)按照會計報表報送對象分類
財務報表按其服務的對象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等。這些報表可用于企業內部管理,但更偏向于現在和潛在投資者、貸款人、供應商和其他債權人、顧客、政府機構、社會公眾等外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這類報表一般有統一格式和編制要求。另一類是對內報送的財務報表。這類報表是根據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編制的,主要用于企業內部成本控制、定價決策、投資或籌資方案的選擇等,這類報表無規定的格式、種類。
(三)按照會計報表編報的編制分類
按會計報表編報的編制不同,可將其分為個別會計報表和合并會計報表兩類。這種劃分是在企業對外單位進行投資的情況下,由于特殊的財務關系所形成的。 個別會計報表指只反映對外投資企業本身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的會計報表,包括對外和對內會計報表。合并會計報表是指一個企業在能夠控制另一個企業的情況下,將被控制企業與本企業視為一個整體,將其有關經濟指標與本企業的數字合并而編制的會計報表。合并會計報表所反映的是企業與被控制企業共同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合并會計報表一般只編制對外會計報表。
(四)按照會計報表編制的時間分類
按照會計報表編制的時間不同,可將其分為定期會計報表和不定期會計報表,其中定期會計報表又可分為年度會計報表、季度會計報表和月份會計報表三類。年報是年終編制的報表,它是全面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其分配、現金流量等方面的報表。季報是每一季度末編制的報表,種類比年報少一些。月報是月終編制的財務報表,只包括一些主要的報表,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
在編制會計報表時,哪些報表為年度會計報表,哪些報表為季度會計報表,哪些報表為月份會計報表,都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辦理。月度會計報表,季度會計報表稱為中期報告,企業在持續經營的條件下,一般是按年、季、月編制會計報表,但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則需編制不定期會計報表,例如在企業宣布破產時應編制和報送破產清算會計報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