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一、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程序
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一)核準數字,查明原因
(二)調整賬簿,賬實相符
(三)經批準,進行賬務處理
二、賬戶設置
應當設置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用來核算在清查財產中發現的各種財產物資盤盈、盤虧及其處理情況。各種待處理財產盤盈的價值,記入該賬戶的貸方,經批準后予以轉銷處理時記入該賬戶的借方;各種待處理財產盤虧及毀損的價值,記入該賬戶的借方,經批準后予以轉銷處理時記入該賬戶的貸方;處理前的借方余額為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損失;處理前的貸方余額為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盈余;該賬戶下設置“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和“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兩個明細科目。
企業的各項待處理財產損益,應于期末前查明原因,經批準后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期末處理后本賬戶無余額。
三、財產清查結果賬務處理舉例
(一)現金短缺或盈余的賬務處理
每日營業終了,或財產清查時如發現有待查明原因的現金短缺或盈余,應根據“現金盤點報告表”,先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待查明原因后,再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轉銷處理。
提示:當現金發生盤虧時,報經批準后,屬于應由責任人賠償或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計入其他應收款;屬于無法查明原因的,增加“管理費用”。
當現金發生溢余時,報經批準后,屬于應支付給有關人員或單位的,計入其他應付款;屬于無法查明原因的,計入“營業外收入”。
見教材【例8.1】、【例8.2】
(二)存貨盤盈、盤虧的賬務處理
對于存貨的盤盈、盤虧,未查明原因前,應根據“存貨盤點報告表”先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查明原因后,經批準,再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進行以下處理:
(1)對于盤盈的存貨,按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按管理權限經批準后,沖減當期“管理費用”。
(2)對于盤虧或毀損的存貨,應分別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屬于自然損耗產生的定額內損耗,經批準后轉作“管理費用”;
屬于計量收發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毀損,先扣除殘料價值及其可以收回的過失人的賠償后,凈損失記入“管理費用”;
屬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貨毀損,先扣除殘料價值及其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然后將凈損失記入“營業外支出”;
應向保險公司和過失人收取的賠款,記入“其他應收款”。
見教材【例8.3】、【例8.4】
(三)固定資產盤盈、盤虧的處理
企業盤盈的固定資產,應按重置成本確定其入賬價值,作為前期差錯處理,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核算。
企業盤虧的固定資產應按盤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按已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賬戶,按固定資產的原值,貸記“固定資產”賬戶。按管理權限批準后,借記 “營業外支出”賬戶,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
見教材【例8.5】
【例題25·多選題】應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借方核算的是( )。
A.盤虧的財產物資數額
B.盤盈財產物資的轉銷數額
C.盤盈的財產物資數額
D.盤虧財產物資的轉銷數額
【答案】AB
【例題26·判斷題】原材料盤盈核實后應從“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轉入“營業外收入”。( )
【答案】×
【例題27·判斷題】企業固定資產盤虧,一般情況下,經過規定程序批準后,應轉入“營業外支出”賬戶。( )
【答案】√
【例題28·單選題】現金長款屬于無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據管理權限報經審批后,應記入 ( ) 賬戶。
A. 管理費用
B. 營業外收入
C. 營業外支出
D. 其他應付款
【答案】B
【例題29·單選題】某單位盤虧固定資產一項,賬面原價為30000元,累計折舊為14 000元,則經批準后記入“營業外支出”賬戶的金額應為( )元。
A. 30 000
B. 16 000
C. 14 000
D. 0
【答案】B
【例題30·單選題】財產清查中查明的屬于定額內合理損耗的生產用原材料的盤虧,報經審批后應列作( )。
A. 制造費用
B. 生產成本
C. 營業外支出
D. 管理費用
【答案】D
【例題31·多選題】財產清查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虧,根據不同的原因,報經審批后可能列入的賬戶有( )。
A. 營業外支出
B. 管理費用
C. 其他應收款
D. 營業外收入
【答案】ABC
【例題32·單選題】因存貨管理不善而導致的盤虧,批準后應計入( )。
A.其他應收款
B.管理費用
C.營業外支出
D.財務費用
【答案】B
【例題33·單選題】財產清查中盤盈存貨一批,價值200元,批準處理后應轉入( )。
A.營業外收入
B.其他業務收入
C.管理費用
D.主營業務收入
【答案】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