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會計職業道德
第一節 職業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
一、道德
1、概念
我國是將道德視為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以榮與辱、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觀念作為評價標準,以法律為保障并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來維系的,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及準則的總和。
2、道德產生于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
3、道德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受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即經濟關系的制約,并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變革而發展變化。
4、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
二、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
1、廣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
2、狹義職業道德,是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一定職業特征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例題·單選題】職業道德是同人們( )緊密相連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職業行為規范的總和。
A.道德活動
B.職業活動
C.經濟活動
D.政治活動
[答案]B
(二)職業道德的產生與發展
1、職業道德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
2、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于職守。
3、人們職業實踐活動的深化促進了職業道德的發展(生產力和社會經濟關系發展)。
4、職業道德的本質是社會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
5、職業道德也是調節職業活動形成的各種職業關系的手段。
【例題·判斷題】職業道德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職業道德的本質是社會意識形態所決定的社會經濟關系。 ( )
[答案]錯
(三)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職業道德是道德在職業實踐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職業道德的主要(基本)內容為:
1.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礎。
2.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職業道德的精髓。
3.辦事公道。
4.服務群眾。
5.奉獻社會,是職業道德的歸宿,是職業道德中的最高境界。
當社會利益與局部利益、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求每一個從業人員把公眾利益、社會利益放在首位。
【例題·多選題】關于職業道德的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B、職業道德是道德在職業實踐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C、職業道德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
D、職業道德的本質是社會意識形態所決定的社會經濟關系
[答案]BC
【例題·單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職業道德主要內容有( )。
A.誠信為本、依法治國、民主理財、科學決策、奉獻社會
B.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C.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D.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
[答案]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