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計對象和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
(一)會計對象
會計的對象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的對象(并非所有的經濟活動)。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會計對象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資金及其資金運動。
由于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的具體內容不同,經濟活動、資金運動的方式也不相同,具體的會計對象也不一樣。下面以工業企業為例,說明其具體的會計對象。
工業企業具體的資金運動程序可以分為資金投入、資金循環與周轉(即資金的運用)和資金退出三個基本環節(對象)。
資金投入包括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金和債權人投入的資金兩部分,前者屬于企業所有者權益,后者屬于企業債權人權益即負債。
資金循環與周轉過程即工業企業的主要經營過程,是以生產過程為中心的供應、生產和銷售的有機結合。
資金退出包括償還債務、上交稅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經法定程序減少資本等。
例(單選):下列關于會計對象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會計對象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
B.會計對象是指某一法律主體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
C.會計對象在企業中具體表現為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
D.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就是會計的對象
『正確答案』B
(二)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
資金運動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業務事項來進行的。經濟業務事項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款項:即貨幣資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存款、外埠存款和存出投資款等。
貨幣資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一項資產。
有價證券:擁有或可以支配的證券,如國庫券、股票、企業債券等。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企業的財物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庫存商品等流動資產,以及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設施、運輸工具等固定資產(實物形態)。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的增減。
資本是投資者為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而投入的資金。會計上的資本專指所有者權益中的投入資本。
投資者出資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通過資本公積核算。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收入、費用 日常活動
支出 日;顒、非日;顒(捐贈、火災損失)
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都是計算和判斷企業經營成果及其盈虧狀況的主要依據。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財務成果具體表現為盈利或虧損。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一般包括利潤的計算、所得稅費用的計算、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等。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