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科目
復習第一章
(單選)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會計核算內容的是( )。
A.購入原材料
B.制訂下年度的財務費用開支計劃
C.向銀行借款
D.生產產品領用材料
『正確答案』B
(單選)投資者出資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通過( )賬戶核算。
A.實收資本
B.資本公積
C.盈余公積
D.長期股權投資
『正確答案』B
分值:15分左右
第一節 會計要素
一、會計要素的確認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是用于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確定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會計要素稱為財務報表的要素。
我國企業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六大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靜止狀態(時點)、反映財務狀況
收入、費用、利潤→變動狀態(時期)、反映經營成果
會計要素既是設置會計科目的基本依據,也是構成會計報表的基本要素。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構成資產負債表的基本要素,收入、費用及利潤構成利潤表的基本要素。
(一)資 產
1.資產的定義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某項資源企業雖然不享有其所有權,但若與其所有權相關的風險或報酬能被企業所控制,也應視為企業的資產。例如,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承租方應將其作為資產確認。
(2)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這是指資產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例如,企業毀損的機器設備、原材料等,預期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就不能再作為資產。
(3)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不能確認為資產。例如,企業有采購原材料的計劃,因購買行為尚未發生,就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不能確認為資產。
資產的確認條件:
一是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大于50%小于等于95%);
二是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2.資產的分類
按照其流動性,資產通常劃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大類。
(1)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
應收及預付賬款是指各項債權,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和預付賬款等。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持有的以備出售,或者仍然處在生產過程,或者在生產或提供勞務過程中將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產成品、在產品、半成品、商品以及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是指不符合流動資產定義的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等。
長期投資是指不準備在一年內變現的投資,包括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的債券和其他投資。
固定資產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資產: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和工具器具等。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和土地使用權等。
(二)負 債
1.負債的定義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負債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這是負債的一個基本特征。
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現時義務,不符合負債的定義,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2)負債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這是負債的一個本質特征。
清償方式:用現金清償、用商品和其他資產或者通過提供勞務的方式進行清償、舉借新債、債務轉為股本等。
(3)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在未來發生的承諾、簽訂的合同 不形成負債。
如,某企業已向銀行借款,即屬于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所形成的負債;同時還與銀行達成了兩個月后的借款意向書,該交易就不屬于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不應該形成企業的負債。
負債的確認條件:
一是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二是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2.負債的分類
企業的負債按其流動性不同,通常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和其他應付款等。
長期負債是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償還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長期應付款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