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會計職業道德
一、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一)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對象
既有單位會計人員,也有注冊會計師。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
1.指導功能;
2.評價功能;
3.教化功能。
(三)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
1.聯系
(1)在作用上相互補充;
(2)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3)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4)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
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2.主要區別
會計職業道德 | 會計法律制度 | |
性質不同 | 自律性 | 他律性 |
作用范圍不同 | 主觀性 | 客觀性 |
表現形式不同 | 成文/不成文 | 成文 |
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 缺乏權威機構保障 | 國家強制力保障 |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
(一)愛崗敬業
1.含義
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并為做好本職工作鍥而不舍、盡職盡責。
2.基本要求
(1)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
(2)嚴肅認真,一絲不茍;
(3)忠于職守,盡職盡責。
(二)誠實守信
1.含義
(1)誠實,是指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不弄虛作瑕、不欺上瞞下,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2)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諾;講信用,重信用,信守諾言,保守秘密。
2.基本要求
(1)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
(2)實事求是,如實反映;
(3)保守秘密,不為利益所誘惑;
(4)執業謹慎,信譽至上(針對注冊會計師)。
(三)廉潔自律
1.含義
(1)廉潔是指不收受賄賂、不貪污錢財,保持清白。
(2)自律是指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覺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
2.基本要求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公私分明,不貪不占。
(四)客觀公正
1.含義
(1)客觀,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2)公正,是指會計人員應當具備正直誠實的品質,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
2.基本要求
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獨立性。
(五)堅持準則
1.含義
要求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
2.基本要求
(1)熟悉準則;(2)遵循準則;(3)堅持準則。
(六)提高技能
1.含義
會計人員通過學習、培訓和實踐等途徑,持續提高會計職業技能,以達到和維持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的活動。
2.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愿望;
(2)要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七)參與管理
1.含義
間接參加管理活動,為管理者當參謀,為單位管理活動服務。
2.基本要求
(1)努力鉆研業務,熟悉財經法規和相關制度,提高業務技能,為參與管理打下基礎;
(2)熟悉服務對象的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使參與管理的決策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八)強化服務
1.含義
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
2.基本要求
(1)強化服務意識;
(2)提高服務質量。
三、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與修養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1.職業道德觀念教育;
2.職業道德規范教育;
3.職業道德警示教育。
(二)會計職業道德修養
1.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環節
(1)形成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認知;
(2)培養高尚的會計職業道德情感;
(3)樹立堅定的會計職業道德信念;
(4)養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
2.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
(1)不斷地進行“內省”;
(2)要提倡“慎獨”精神;
(3)虛心向先進入物學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