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2013天津學習筆記 2013天津沖刺試題
第二節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二是會計工作的自律管理;三是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
【重點提示】會計工作管理體制包括的三個方面必須牢記。容易考多項選擇題。
一、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
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我國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原則是 “統一指導、分級管理”。財政部作為全國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對全國的會計工作進行統一指導,對地方的會計管理工作予以指導、監督;地方財政部門在財政部的統一指導下,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管理工作。
【重點提示】我國會計工作的主管機關是財政部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的原則是“統一指導、分級管理”。
財政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能包括:
(一)會計準則制度及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八條規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并公布。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實施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會計準則制度及相關標準規范主要包括:企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和會計信息化標準等。
會計準則制度及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是財政部門管理會計工作的一項最基本的職能。
(二)會計市場管理
會計市場管理包括準入管理、過程監管和市場退出管理。
1.會計市場準入管理。包括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代理記賬機構的設立等。
【知識鏈接】我國規定從事社會審計業務的人員必須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我國實行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制度,考試成績合格并從事審計業務工作兩年以上的人員,才可以申請成為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必須加入會計師事務所。
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注冊會計師可以申請設立合伙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事務所的合伙人或股東應當具有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后最近連續五年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業務的經歷。設立會計師事務所,由省級財政部門審批,批準后,報財政部備案。
根據規定,持有“會計師事務所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的會計師事務所,才可以對上市公司和證券期貨相關經營機構進行審計。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由財政部和證監會聯合審批。
根據《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申請設立除會計師事務所以外的代理記賬機構,應當經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準,并領取由財政部統一印制的代理記賬許可證書。
2.市場運行過程的監管。
3.會計市場退出管理。
(三)會計專業人才的評價
我國階梯式的會計專業人才評價機制已經形成,包括初級、中級、高級會計人才評價機制和會計行業領軍人才的培養評價等。
1.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是會計人才評價的一種方式,主要用于對初級、中級、高級會計人才的評價。
2.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養是適應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的會計人才評價方式。
3.對先進會計工作者的表彰獎勵屬于會計人才評價的范疇。
4.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根據規定,財政部負責全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
(四)會計監督檢查
包括各單位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
1.各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根據《會計法》,財政部有權監督檢查各單位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有從業資格。
2.會計事務所的執業質量。根據《注冊會計師法》,財政部組織實施全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檢查,并對違反《注冊會計師法》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并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會計師事務所或注冊會計師違反《注冊會計師法》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重點提示】要重點把握財政部門在會計行政管理中的四項職能,容易考多項選擇題。
【例題1·單項選擇題】根據《會計法》的規定,行使會計工作管理職能的政府部門是( )。
A.稅務部門 B.財政部門 C.審計部門 D.金融主管部門
【答案】B
二、會計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立于l988年,是依據《注冊會計師法》和《社會團體登記條例》的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團體法人,是中國注冊會計師的行業組織。
(二)中國會計學會
中國會計學會創建于1980年,是由全國會計領域各類專業組織,以及會計理論界、實務界會計工作者自愿結成的學術性、專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三、單位會計工作管理
單位對會計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會計工作的組織領導、會計人員的選拔任用等。
(一)單位負責人要組織、管理好本單位的會計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應當保證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單位負責人是單位的會計責任主體。
【重點提示】單位會計工作的最終責任主體是單位負責人。必須牢記。
【知識鏈接】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的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是單位的會計責任主體。并不是說單位負責人要事必躬親、直接代替會計人員辦理會計事務,更主要的是應根據《會計法》認真組織好、管理好本單位的會計核算和監督工作,保證會計機構和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例題2·判斷題】因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最終責任,所以會計人員對本單位會計信息失真沒有責任。( )
【答案】×
(二)會計人員的選拔任用由所在單位具體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