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所有者權益概述 |
第 2 頁:第二節實收資本 |
第 3 頁:第三節資本公積 |
第 4 頁:第四節留存收益 |
第十八章所有者權益
第一節所有者權益概述
一、所有者權益的概念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在資產負債表上,作為所有者權益列示的金額,是指全部資產扣除全部負債后的余額,因此,所有者權益的金額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所有者權益和負債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的所有者可以憑借對企業的所有權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而債權人往往無權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2)企業的所有者根據出資額的比例,可以以股利或利潤的形式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而債權人不能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只能按規定的條件得到償付并獲得利息收入。
(3)對于所有者來說,在企業持續經營的情況下,除按法律程序減資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資。而負債一般都有規定的償還期限,因此,債權人可以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4)當企業進行清算時,資產在支付了破產、清算費用后將優先用于償還負債,如有剩余資產,才能在投資者之間按出資比例等進行分配。因此,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優先于所有者權益。
二、所有者權益的構成
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四部分內容。其中,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又統稱為留存收益。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