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計算軟件基礎
1.知識結構體系
2.重要知識點/考點
(1)三種計算機程序語言的特點及應用
一般考核方式:哪種程序語言具有哪些特點,高級語言通過什么轉換為機器語言
(2)操作系統的功能
功能: 合理組織計算機各部分協調工作,
為用戶提供操作界面和編程接口,
為各類應用軟件提供運行平臺。
CPU管理、存儲器管理、文件管理、外部設備管理等
一般考核方式:哪幾項屬于操作系統的功能。
(3)支持服務程序的種類
編譯或解釋程序:專門負責翻譯、轉換各類應用程序語 言,支持應用軟件運行。如各種匯編程序等。
監控、調試、診斷、故障檢測程序:監控計算機資源及 各類程序的運行狀態,調試、糾正錯誤。
常用實用程序和工具軟件:資源管理器、防火殺毒軟件、 壓縮解壓縮工具、媒體播放工具等。
一般考核方式:哪幾項屬于支持服務程序。
(4)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理解及功能
數據庫:按照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
包括數據結構、存取規則和數據。
數據庫管理系統:操縱和管理數據庫的大型軟件系統。用于建立、使用和維護數據庫。
對數據庫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證數據 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包括數據庫的全部內容和管理程序。
一般考核方式: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體現為什么,數 據庫包括哪些要素
(5)應用軟件與系統軟件在運行機理上的區別
系統軟件的啟動在系統開機時執行,程序或數據駐留內存;應用軟件只有在用戶調用時才啟動,才進入內存。
一般考核方式:哪些軟件即可為系統軟件又可為應用軟件。
四、計算機網絡基礎
1.知識結構體系
2.重要知識點/考點
(1)計算機網絡要素
一般考核方式:一些常用的網絡構成要素、網絡設備及網絡協議
(2)因特網的重要意義
全球性計算機互聯網絡;
無限巨大的信息資源;
世界性的大家庭。
一般考核方式:因特網的意義體現為哪幾個方面
(3) TCP/IP的功能及實現原理
功能:定義了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如何連接因特網,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準,解決了不同網絡之間的互聯問題,規范了網絡上所有的通訊設備,實現了異構網的互聯通訊。
實現原理:高層傳輸控制協議,打包;低層網際協議,尋址
一般考核方式: TCP/IP實質上是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通過對那兩個方面實現功能
(4)WWW服務體系及要素
一般考核方式: WWW服務的一些術語
(5)電子郵件的基本要素
郵件:文本內容、附件。
E-mail地址:收件、發件人的唯一信箱地址標識。
地址格式:用戶名@服務器名;
發送郵件服務器:SMTP
接收郵件服務器:POP3
一般考核方式: 電子郵件地址的規范形式,收發郵件服務器
(6)IP地址的表達形式
四段的十進制數 字表示,每段0-255,中間用“.”分割。一般考核方式: 哪項可能是IP地址
(7)域名的結構
首段“WWW”,代表萬維網。第二段為用戶名。隨后用若干段名稱表示由低到高的各個級別的網絡機構。
中間段為服務器,最后一段或兩段為頂級,標識 類別或國家。
常用頂級域名:.com-企業;.org-組織;.cn-中國
一般考核方式: 域名的表達方式
(8)四種網址表達的分隔符
IP地址用“.”分割,協議與網址間用“://”分割,域名各段間用“.”分割,郵件用戶與服務器間用“@”分割,網絡文件各級目錄鍵用“/”分割
一般考核方式: 哪些表達符合網址標準。
3.一些常考的英文網絡術語
NetBEUI、IPX/SPX:局域網的兩種協議
TCP/IP :因特網基礎協議
HTTP:WWW服務協議
LAN:局域網;WAN:廣域網
HTML :常用的網頁編寫的超文本語言
WWW:萬維網
SMTP:發送郵件服務器
POP3:接收郵件服務器
Telnet :遠程登錄
FTP:文件傳輸
Upload:上傳;Download:下載
Usenet :新聞組
BBS:電子公告板
B/S:瀏覽器/服務器結構
C/S:客戶機/服務器結構
相關推薦: